2017北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民生实惠项目解读
北京医疗保险一话题,相信是我们不少在北京的小伙伴们都较为关心的,据最新消息称,未来还将为本市户籍有需求的经济困难、失能、失独的老年人家庭进行无障碍改造,包括通行、助浴、如厕的适老性设施安装。目前已筛查出万余名失能家庭老人,今年改造5000户,均由政府买单。
北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民生实惠项目--高龄和失能老人每月补贴不低于300元:2017年北京市《经济困难的高龄和失能老年人居家养老服务试点区老年人能力评估办法》,将在西城、朝阳、海淀、顺义、密云五个区试点,由政府组织实施老年人能力评估,确定困难老年人的失能等级。
经评估符合条件的,将给予相应补贴。补贴金额由各区自行确定,但原则上每月不低于300元。补贴按月发放,仅限于在本市各失能照料服务单位消费。
一、居家养老上门医疗拟4个区试点:医生是否可以上门提供医疗服务”的话题一直备受关注。2016年底市卫计委已经得到国家卫计委批复,明确医疗机构以家庭病床、巡诊等方式开展的医疗服务,属于合法职业行为。
北京市将在东城、朝阳、海淀、丰台四个区首次开展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居家老人上门服务试点,提供上门巡诊、家庭病床、居家康复护理等服务。
二、低保老人入住养老院月补贴1200元:2017年,北京市低保低收入家庭老人、失独家庭老人、残疾人入住公办养老院享受市政府补贴。《北京市困境家庭服务对象入住社会福利机构补助实施办法》实施。
办法中明确,北京福利机构收住失能老年人和残疾人50名以上的,最高可获得60万元的补贴。同时,低保家庭入住社会福利养老机构的,每人可获得1200元每月的补贴。有需求的市民可向街道办事处和乡镇政府申请。
三、北京医疗保险,医疗方面:门诊预约精确到1小时:市卫计委要求,各级医院要提供门诊、检查、取药等预约服务,预约挂号方式要多样,同时全面开展实名预约,优化门诊预约流程,压缩患者取号、就诊、检查的间隔时间,缩短院内等候和大型设备检查预约等候时间。
对于老年人和残障人士,医疗机构要开设专门窗口或安排专人给予就医过程中的辅助。今年6月底,三级医院要将门诊预约时间精确到1小时之内,探索开展检查检验集中预约;2017年年底前,二级医院要将门诊预约时间精确到1小时之内。2435项医疗服务价格调整 药价平均下降20%
北京医疗保险、医疗服务民生实惠项目--北京市医药分开综合改革新闻发布会召开,会上透露,此次医改在价格调整方面,项目安排上坚持突出重点、分步推进。按照总体谋划、分步实施、升降搭配的原则,优先安排了矛盾比较突出、各方面改革呼声较高、有改革共识的5类435个医疗服务项目。本次医改对435个医疗服务项目价格进行有升有降的调整并重新规范,重点提高了床位、护理、注射、中医、手术等项目价格,降低了CT、核磁等大型仪器设备检查项目价格,药价也平均下降了20%左右。这也是17年来北京医药价格首次整体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