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全国部分城市劳动保障局长创新与发展论坛”于11月22日至11月24日在广州召开,广州市劳动保障局副局长黄远飞昨日出席会议并做了汇报,具体介绍了广州近年来在创新高技能人才评价模式方面作出的积极探索。黄远飞说,目前我国技能人才结构不尽合理,高技工以
“第三届全国部分城市劳动保障局长创新与发展论坛”于11月22日至11月24日在广州召开,广州市劳动保障局副局长黄远飞昨日出席会议并做了汇报,具体介绍了广州近年来在创新高技能人才评价模式方面作出的积极探索。
黄远飞说,目前我国技能人才结构不尽合理,高技工以上占21%,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尤其在制造业,加工等传统产业和电子信息、航空航天等高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领域,高技能人才严重短缺,成为制约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阻碍产业升级的瓶颈。从广州实际情况看,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聚集度的不断提升,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存在以下四方面的突出问题:
1、高技能人才总量不足。据统计,广州市目前技能人才总量145万,其中高技能人才为26.97万人,占技能人才总量的18%,与发达国家30%的比例差距较大。
2、高技能人才产业分布不均衡。广州市目前26.97万的高技能人才,其中一半以上分布在传统企业,而新兴现代工业、现代服务业和产业领域的高技能人才出现严重短缺。
3、高技能人才结构不合理。从总体上看,广州高技能人才存在技能断层的问题,青年技工操作能力和经验不足,老一代技术工人的技能老化,高技能人才队伍老龄化问题凸显。
4、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不适应人才成长评价需要。如评价方式单一、过于倚重考试,阻碍技能人才脱颖而出,技能人才的培养周期过长,晋级难,评价机制不灵活,评价与使用相脱节等。
黄远飞说,为了应对这些问题,从去年开始,广州市劳动保障局选择“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模式”的研究课题,组成课题组,汇聚多方力量展开课题研究,经过一年的努力,顺利通过了劳动保障部组织的专家评审,研究成果受到劳动保障部领导的高度评价,认为此项工作在做法上实现了重大突破,走在了全国前列,为指导全国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发挥了示范作用,同时也受到省劳动保障厅的重视和肯定。
黄远飞介绍,广州市劳动保障局选择了中石化广州分公司、宝钢企业集团等六所代表性企业开展维修电工、装备钳工、机修钳工三个示范工种的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新模式试点工作。经过一年的实践和探索,建立起一个有核心能力评价,工作成果业绩评价,生产现场能力考核和知识考核四个模块构成的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新模式。编制了具有广泛指导意义的装配钳工评价方案、机修钳工评价方案、维修电工评价方案三个示范性职业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方案,并将试点工作延伸到13个企业、25个工种。在此基础上编制了广州市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工作规程,为全面规范高技能人才评价体系奠定了基础。#p#分页标题#e#
黄远飞说,“广州市企业高技能人才评价模式”统一了评价内容,改进了以往企业内容千差万别的模式,创新评价流程和组织治理体系,很好地解决了国家标准和企业需要有效结合的问题,同时促进了企业人力资源治理,激励企业高技能人才增长,对广州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p#分页标题#e#
编辑:王芳蕾
标签: 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