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是业界领先的个体社保自助缴纳平台,全国首创通过微信平台提供新型社保缴纳服务,全面开启中国社保自由缴时代。
今年7月,人社部公布了《医保药品目录准入谈判结果》,36种高价刚需药进入医保,大大减轻患者负担。与此同时,如何让患者能更便利获取药品也成为公众关注焦点。对此,专家分析称,
14日,会上,人社部社保中心协议管理和标准处处长刘娟介绍说,今年7月,人社部召开医保药品目录谈判结果新闻通气会,宣布历时3个多月的谈判顺利完成。
记者了解到,今年4月,人社部公布了44个拟谈判药品的名单,经过与相关企业的谈判,其中36个药品谈判成功,多个参保人员需求迫切的肿瘤靶向药位列其中。
这36种谈判药品纳入了《国家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药品目录(2017年版)》乙类范围,并同步确定了这些药品的医保支付标准。与2016年平均零售价相比,谈判药品的平均降幅达到44%,最高的达到70%。
刘娟介绍,到今年9月底,已有20余个省份发文将谈判药品纳入乙类药品目录范围。
“36种药品中包含了肿瘤靶向药等,在地方落实的时候会遇到一些问题,这些药品的可及性较差,出现了药品虽然进了目录,但是患者在医院拿不到药的情况。”刘娟说。
对此,中国药科大学国际医药商学院副院长丁锦希在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纳入谈判的药品通常是专利药,目前中国的患者获取这种专利药的主流渠道是在公立医院,但这些药品在进入公立医院时也要克服诸多障碍。
[1]?[2]?下一页
众所周知,社保断缴的风险非常大,会影响到医保就医、买房、摇号、子女入学诸多方面,因此稳定、便捷、成熟、官方认证成了评价社保服务业的首要因素。无忧保自成立以来,专注个体社保和公积金服务,五大优势六大保障确保社保缴纳无忧,安全无忧,调基无忧,资金无忧,成为C端客户的首选品牌信任品牌。了解详情请咨询: 40011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