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医疗保险早报:7月26日上午,68岁的李昌殿来到村里的综合服务中心办理养老保险领取资格认证。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两分钟的时间李昌殿就完成了拍摄照片、上传数据、比对信息的认证全过程。
以前要到十几里外的镇上办手续,费钱费时间不说,还折腾身体。现在我们在家门口就办完了所有的手续,实在是太方便了。老人告诉记者,现在用手机在家也能办理认证了。
我们这些老年人有事没事的,都愿意来中心转转,听工作人员讲讲政策,和他们聊聊天,感觉就像在自己家一样。老人笑着说。
李昌殿的家在广西东兴市马路镇大旺村,这是个位于中国与越南边境的小村庄。今年,大旺村积极开展美丽广西、宜居乡村服务惠民专项活动,推进一个中心、六项服务建设,实现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村民办事不出村,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大旺村是广西众多村屯的缩影。
今年以来,根据美丽广西乡村建设领导小组的要求,广西人社厅牵头,教育、民政、卫计、司法等10个部门配合,积极推进全区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工作。
深入开展服务惠民专项活动,全力建设村级综合服务中心,这是自治区党委、政府立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推进我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改革举措,是人社部门的应尽之责、分内之事。广西人社厅厅长李宁波说。
直面难题以群众需求为改革方向
65岁的壮族老人唐任基从未离开过大山。
我们这个屯子就在山坳里,上山下山的路都是羊肠小道。唐任基所在的新立村陇那屯是百色市典型的贫困山区,村民人均耕地少,只能在石头缝里种点粮食,孩子们每天凌晨四点就要赶着去山下学校上学。
多少年来,村民们都渴望了解外面的世界,渴望改变命运。新立村副主任李思祥说。
在广西,还有不少像新立村这样的贫困村屯。
目前,广西全区共有14268个行政村,很多村屯离城镇较远,交通不便,是公共服务的薄弱环节。
面对很多村庄山高路远、地势险峻、信息闭塞的现状,如何让村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如何让村民获得便捷、优质的服务,成为摆在广西人社部门面前的现实难题。
困难逼迫着寻找出路。
几年来,广西持续开展清洁乡村生态乡村活动,今年又启动宜居乡村建设,着力打造美丽广西乡村建设升级版。通过深入开展服务惠民专项活动,全力建设村级综合服务中心。
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这是第一步,也是关键的一步。
在自治区有关领导的带领下,广西专责小组各成员单位先后深入14个市20多个县30多个乡镇和60多个行政村进行调研,各市县基层干部也翻山越岭、走村入户,广泛听取基层干部群众的意见和建议,通过解剖麻雀的形式,切实摸清群众的真实需要。
找准群众的需求点,才能有的放矢,对症施策。
针对群众的需求,由人社部门牵头,先后组织召开3次专题协调会,各成员单位积极会商,各市县踊跃建言献策,大家左右互动、上下联动,最终制定了村级建设一个中心、做好六项服务的工作规划。广西人社厅副厅长王忠平介绍,一个中心,就是全面整合现有的村级服务中心、农村社区服务站、村级组织活动场所、村级政务服务中心、村小学旧校舍等存量资源,建设成一个新型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六项服务,就是提供就业、社保、教育、卫生、文体、法律等6项基本公共服务,最大限度满足基层干部群众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
据了解,到2018年底,广西全区14268个行政村将全部按要求建成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基本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全覆盖,群众办事不出村。
主动作为解决难题回应百姓期待
在我国大陆海岸线西南端、海陆交汇处有一个小渔村广西东兴镇竹山村,这里生活着4000多人。
今年,竹山村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为这个边境村庄带来的新希望。
咱们眼前的综合服务中心宽敞、整洁,但是以前这里是两间独立的卫生室,各种服务项目分散在三层楼的各个房间窗口,群众来办事,楼上楼下,经常走错门;村干部工作也各干各的,业务得不到交流提高。竹山村村支书沈富介绍,为了改变这种现象,今年,竹山村把各种办事流程归整为6项基础服务和N项拓展服务,整合30余万元资金,建设一个综合服务中心,集中办公,为群众提供便捷服务。
群众利益无小事。基层群众最关心的现实利益问题,正是广西此次推进村级惠民服务中心建设的切入点。
实践探索中,困难如期而至。
钱从哪里出,人从哪里来?这是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中首先面临的难题。
广西自治区财政新增1亿元的服务惠民专项资金预算,今年的5000万元已经下拨到各地,制定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服务惠民专项活动工作指南》。各市县克服种种困难,不等不靠,共投入资金8063万元,优先保障示范村建设,大力支持示范村修缮服务大厅、开设服务窗口、购置办公设备、聘请协管员。
连通网络是重要环节。为了将服务送到村民身边,广西连通人社、扶贫等业务专网,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办理业务。目前,就业、社保经办的信息网络已实现自治区市县乡镇村委五级联网。
今年初,叶芸莉开始担任广西大旺村综合服务中心社保协管员,尽管只有半年多的时间,她已成为村民的贴心人。
在中心我主要负责村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参保工作和就业岗位信息的收集、发布。和村民们打交道多,又是本村人,所以大家非常信任我。叶芸莉说。
村支书李德彬说,每天早上叶芸莉总是第一个来到服务中心,总是微笑着为每一位村民服务。村民喜欢她、信任她。
在广西很多村屯,还有很多像叶芸莉一样的协管员,他们坚守在为民服务的第一线,用热情、专业、真诚的工作和付出,赢得了群众的赞誉。
不畏艰难的探索,真诚温暖的付出,让广西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取得积极进展。
截至6月底,广西全区完成服务惠民示范村建设共计3469个,完成率为76.23%,全区共挂牌村级综合服务中心3913个,建设行政村服务大厅6351个,开设服务窗口14509个,配备协管员12806人,配备电脑等办公设备7355套,安装电子显示屏840个。
形成合力整合优势资源夯实基础
今年,广西东兴市万尾村的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成为村民们热议的一件事。
宽敞的多功能服务大厅、丰富的政策宣传手册、电子屏幕上随时更新的就业岗位信息、先进快捷的社保办理程序、卫生院里实行的叫号服务,这些让生活在南疆村庄的村民们感到新鲜又暖心。
我们这个惠民服务中心虽然小,却发挥了大作用。就业、社保、教育、金融、电商,只要是村民需要的公共服务,在中心都能实现。万尾村村支书苏明芳说。
万尾村充分整合资源,先后投入40多万元,改造了办公场所,购置了电脑等一批办公设备,设置了就业社保、社会救助、卫计服务、综合服务四个服务窗口,全面覆盖了六项服务内容,配备了5名协管员,达成了提升服务水平、方便群众办事的目标。
村民陈氏秋切实感受到了这种便利。
现在我们社会保险缴费基数、领取待遇都可以在村里完成了,想找工作随时都有岗位信息,真的是太方便、太贴心了。陈氏秋道出了很多村民的心里话。
群众的期待,就是突破的方向。
今年,由广西人社厅牵头,教育、民政、卫生计生、司法等10个部门积极配合,全力开展全区村级综合服务中心建设工作。
我们整合了各方的优势资源,形成合力,全方位、多层次、各部门通力协作,最大限度发挥各部门力量,将惠民服务落到实处。广西人社厅农村社会保险处农春友说。
村级综合服务中心的建设,不是为解一时之困的暂时性政策,也不是哪一个部门的政策,而是人社、民政、卫生计生等所有涉及民生的部门的长远规划,因此相关部门系统分工、协同推进就会让惠民政策发挥出强大力量,稳步推进广西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