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医疗保险早报:为进一步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浙江省东阳市医疗保险处在原一次性告知的基础上,坚持以人为本,对经办事项再逐个进行研究梳理,精简申请材料20%以上,优化医疗保险经办服务,实现了医疗保险业务最多跑一次,提升了服务效能和百姓的获得感。
一、互联网+,跑零次。
医疗保险缴费跑零次。东阳市医疗保险已建立了互联网+政务服务的缴费模式,实现了城乡居民医疗保险费用的网上支付。东阳市也是浙江省内第一个在全市范围内开通城乡居民医疗保险网上缴费支付的城市,变现金缴费为网上缴费,让封闭的医疗保险数据与开放的互联网进行结合,实现了全国范围内的互联互通,使在全国各地的东阳人在手机上动动手指,就可以为自己及家人参保缴费了。今年,东阳市参保人通过互联网线上支付的预计将超5万多人,收缴保费2000多万元,医疗保险缴费从最多跑一次到一次不用跑,受到了社保参保人员的一致赞许。
转外就医备案跑零次。东阳市医疗保险处通过职能转移和医疗保险结算网络,将转外就医备案下放到东阳市人民医院和东阳市中医院,对不具备诊治条件的患者,要转往上级医院救治的,医生为参保人开具转诊单后,参保人只需持转诊单在医院医疗保险办直接办理转外就医备案手续即可,不用跑窗口办理。
康复治疗项目使用备案跑零次。因疾病康复治疗需要使用特定康复治疗项目的,由各康复医院的主治医师直接在互联网上向市医疗保险处发起备案申请,医疗保险审核通过后可直接纳入医疗保险结算。而改革前,参保人需要康复治疗的,需携带康复申请表到医疗保险窗口盖章认定后回到医院作康复治疗;改革后,无需再跑窗口办理。以上两项一年减少群众跑窗口约2500人次。
二、重信用,简材料。
取消外伤病人医疗保险费用用报销时需提供的《伤情证明表》,改为患者自行填写《信用承诺书》。改革后的《承诺书》不再要求村居委会和镇乡街道,对外伤病人是否存在第三方责任等进行证明,参保人也不需再跑村社区和乡镇盖章。同时,为了保证医疗保险费用用的支付范围符合《社会保险法》规定,由定点医院的首诊医师作为外伤的首诊负责人,在第一时间了解伤情经过,并与患者的外伤的伤情特征进行验证。承诺内容与患者病史描述一致且与病情特征无矛盾的,属于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内的,由首诊医师确认医疗保险入院。另外,因伤情严重等客观原因,伤者本人无法自行签字的,也可由直系亲属代为承诺。改革后,出现骗保的风险增加了,市医疗保险处也会通过强化调查监管、开展政保合作的方式进行打击,防止骗保行为的发生。
近亲属关系采用申请人信用承诺。医疗保险为民生大计,多项业务均涉及到了近亲属关系的证明,为了避免我妈是我妈的奇葩证明,办理相关业务时可由申请人填写近亲属关系的信用承诺,并保证符合医疗保险政策的规定。如职工医疗保险个人账户家庭共济政策规定,社保参保人员的个人账户历年结余资金,可用于支付其配偶、子女、父母的医疗保障费用。申请人办理该业务时,持双方的社保卡并如实承诺确认与被授权人之间的亲属关系,即可完成绑定操作。授权绑定既可以在社保大厅自助机上操作,也可在定点医院内办理,半年多来减少群众跑社保大厅操作11000多人次,因此,同样可以一次不用跑。
三、信息跑,民不跑。
取消特殊病种证、慢性病种证的发证。改革前,参保人申请特殊、慢性病种待遇,需携带病历材料跑窗口进行申请,待申请通过后再跑一次窗口领证;而改革后,符合享受特殊、慢性病种门诊待遇的参保人,不再发放《医疗证》,参保人的待遇信息已记录在信息系统中,群众就医时不需要向医院或药店出示证件,医疗保险结算系统会自动向收费人员显示特慢病待遇信息,并按相应待遇进行报销。另外,为了保证参保人享有对特慢病待遇信息的知情权,群众可登录东阳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网查询及打印特慢病待遇信息。参保人也从原先的跑两次改革为提交材料时跑一次,预计每年社保参保人员可以少跑7000多人次。
长期异地居住人员免异地医院的定点证明。截至今年6月,东阳市已经接入全国医疗保险异地医疗联网结算,享有了全国327个地区和1870家跨省异地医疗定点医院的信息。根据改革前异地居住就医备案的流程,群众需填写《异地居住人员定点医院登记表》并选定两家异地医疗医院,然后到就医地医院和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盖章,以证明为当地的定点医院,最后再跑本市的医疗保险窗口办理;改革后,选定接入全国联网医院的参保人,只需携带长住异地的证明材料到窗口直接办理即可,无需携带《登记表》跑就医地医院及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盖章,该举措预计全年可减少办事群众跑异地医院和医疗保险经办机构盖章约900人次。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最多跑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