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医疗保险早报:□本报记者林晓洁绵长蜿蜒的古运河、恬静清幽的四合院、精致生动的杨柳青年画这一切构成了一幅美不胜收的天然画卷。在天津市西青区的这幅壮美画卷中,最为浓墨重彩的一笔则是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工作。这深深的一笔,轻吟叙说着西青人社人浓厚的民生情怀。快一些他们敢闯敢试,另辟蹊径,铺就就业快车道就业是民生之本。所以,就业服务等不得,慢不得。2011年,西青区人社局创新建立了全国首家24小时求职公寓,通过24小时为求职者提供免费食宿、免费职业介绍、免费职业指导和免费职业培训的四免服务,让一部分求职者24小时内求职成功,从而缓解了求职者就业难和企业招工难的矛盾。黑龙江人谢丽波不顾家人的阻挠,千里迢迢地赶到天津24小时求职公寓碰运气。这里承诺的服务真的都是免费的。技术工种的工人不挑不捡,24小时内找到一份相对满意的工作简直易如反掌。目前,天津市已有2.9万名求职者通过这一平台实现就业。今年,天津市将在全市范围内,鼓励推广建立24小时求职公寓。就业服务松不得,懒不得。长期以来,西青区人社局始终致力于为求职人员铺就就业快车道。对于有意创业者,西青区首先测评他们的创业能力,找到他们在创业中存在的优势和不足,找准创业方向。接着再给他们提供创业知识培训、创业服务指导、创业贷款支持。对于高校毕业生,西青区深入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落实三支一扶就业项目,加大认定青年就业见习基地,全面安置高校毕业生就业。对于区内富余劳动力,西青区紧盯三区建设,开发家庭服务、社区服务工作岗位,对于企业招用的本区户籍人员给予每人600元就业补贴,促进他们就近就地就业。对于就业困难群体,西青区完善就业援助体系,盯人帮扶、托底安置,实现出现一人、帮扶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人。多一些他们情系民生,加大投入,撒播社保甘露在西青区,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早已成真。因为,政府为社保倾入了大量的财政投入。为了更多地润泽民生,西青区提高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标准。2010年,西青区出台了对年满60周岁且缴足15年社保费的农民,给予一次性5000元补贴的政策。2011年又把享受区城居养老保险补贴人员的年龄下限降低到45周岁。目前,西青区已累计为21993名参保农民发放一次性养老保险补贴10996.5万元,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覆盖5万余人。不仅如此,西青区提高了老年农民的医疗保险待遇。2011年,西青区将老年农民医疗保险按580元最高档次参保。2012年,西青区在老年农民个人缴费30元保持不变的基础上,将他们纳入700元缴费档次,差额部分由区、街镇财政担负。截至目前,西青区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参保33.4万人、参保率达100%,为19.7万名农民减轻缴费负担3746.6万元。对于弱势群体,西青区同样关注。2010年,西青区建立了600万元农民基本医疗保险大额救助基金,救助范围从7万元至30万元,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最高报销额度实现了无缝对接。2011年西青区又出台补充规定,将报销比例提高了10个百分点。几年来,大额医疗救助共为269人次报销528万元。好一些他们运筹帷幄,多管齐下,编织劳动关系和谐网为了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西青人社局一手抓服务指导、加强构建,一手抓监察仲裁、托底解决。一方面,他们深入企业,全面加强服务指导。进一步完善职工工资正常增长、协商共决和督导检查工作机制,深入推进劳动合同制度建设,积极推进和谐企业、和谐园区建设。今年,西青区1538家企业已完成工资协商,累计创建和谐企业322家。另一方面,他们关口前移,进一步加大劳动保障监察执法力度,对举报投诉案件一诉全查;进一步加大调解仲裁力度,深入实施案前消案、案中调案、案后结案模式,推行仲裁建议书和流动仲裁庭做法。今年调处各类举报投诉和劳动争议案件3688件,为劳动者清欠工资、补缴保险费等约1540万元,帮助企业减少经济损失380万元。为了不断提高服务科学化水平,践行零距离、贴心服务宗旨,我们打造了就业无忧、养老医疗保障、劳动关系和谐、人才强区、阳光考录招聘5个品牌,推动了人社各项工作共同发展。未来,我们将继续用温暖人心的服务诠释春风化雨的深情。西青区人社局局长孙维鹏说。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