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关于整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意见》,决定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保和新农合两项制度,建立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医保制度。
????两项制度的整合将给百姓生活带来什么变化?如何推进这项工作?两会期间,记者采访了部分全国人大代表。
????为何要整合———待遇差导致不公平
????“如果同一间病房的农民和城镇居民,生的病一样,医保报销却不同,这公平吗?”全国人大代表、山西省残联副理事长、山西省脑康医院院长郭新志说。
????2014年、2015年,郭新志连续两年提出“统筹城乡居民医保”的议案。经过多次调研,她发现制度分割带来了很多弊端。“有的农民得了慢性病,却不能报销,去一次大医院只开一点点药。有的农民得了病就硬扛,或者为了省钱去不正规小门诊就诊,结果上当受骗。”
????待遇的差异会产生不公平感。“咱的钱再多,也不能参加城里的医保,因为咱姓‘农’,而不是姓‘城’。”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郑功成曾经听到农民发出这样的叹息,“这种说法是对城乡居民医保制度分割的批评,也是对制度一体化和公平公正的期盼。”
????整合城乡居民医保是人心所向。2009年,江苏南通市区新农合与城镇居民医保制度并轨,原参加新农合的农民奔走相告,踊跃参加并轨后的居民医保制度。
????哪个部门管理———人社部门优势明显
????《意见》明确,整合经办机构,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理顺医保管理体制,统一基本医保行政管理职能。
????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保定市卫生局副局长、保定市第一医院院长郭淑琴告诉记者,卫生部门管理城乡居民医保的优势在于懂技术、懂业务。
????然而,如果卫生部门既管医院,又管医保基金支付,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能否实现有效监督?
????“城乡居民医保由人社部门管理是合适选择。”郑功成说。
????郑功成表示,我们要尊重医疗社会保险的基本规律。我国选择的是医疗社会保险,而不是政府包办的医疗福利或免费医疗。社会保险制度是一个整体,需要维护社会保险制度的统一性与深化改革的整体联动性。“人社部门的优势在于不仅具有长期管理医疗社会保险的机构、人员、经验积累与信息系统,而且和医疗方没有直接利害关系。而卫生行政部门与公立医院无法切断利益关联。”
????郑功成进一步解释道,卫生部门应该负责公共卫生发展和推动公立医院改革,并参与全民医保的监督。只有如此,才能消除部门利益,统一经办机制,实现医保制度整合与医卫、医药等配套改革同步推进。
????怎样推进———关键是理念先行
????在国务院印发《意见》之前,多地积极探索,已经有天津、山东、广东、浙江等9个省份实现了制度整合,全部由人社部门管理。101个整合城乡居民医保的地市中,有98个由人社部门管理,比例达97%。全国开展整合工作的834个县区中,有759个由人社部门管理,比例达91%。
????“实践证明,整合城乡居民医保这条路,既能走得通,也能走得好。”郭新志评价道。
????按照国务院部署,各省(区、市)要于2016年6月底前对整合城乡居民医保工作做出规划和部署,明确时间表、路线图,严格落实责任制,确保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各统筹地区于2016年12月底前出台具体实施方案。
????郭新志认为,当前整合的重点任务是“六统一”,包括统一覆盖范围、筹资政策、保障待遇、医保目录、定点管理和基金管理。“整合城乡居民医保的核心是领导先行。”
????郑功成认为,领导先行的关键是理念先行,进而带动政策先行,上面推着下面走、上面带着下面干。“抓住机遇,顺势而为,应该成为整合城乡居民医保的坚定态度。地方要借鉴先进地方的经验,加大整合力度。”(林晓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