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医保限额所迫 患者不到半年“被转院”4次

2016-10-01 08:00:07 无忧保
  上有政策 下有对策

  路径一:“转院”离开15天,再入院

  中国江苏网2月28日讯 俗话说得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对于医保限额,医院也不是没有办法。一位副院长解释说,患者住院,经治疗病情平稳后,眼看医保给医院的限额快要用完,医生护士便动员患者出院,经常“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争取取得患者理解。让患者赶紧提前联系另外一家医院,住进去。患者出院时,不忘叮嘱患者,过15天再来,“医保又能用了”。这段时间,患者可以转院去另外一家医院继续治疗(在新的医院,相当于新病人),找不到床位的,则只能在家里休养。对于身患多种疾病的患者,可以先办理出院,然后以另一种病再收治入院。

  路径二:中途“自费”15天,再医保

  患者治疗超出限额,与家属商量,可继续在医院治疗,但要自费,其间办个“假出院”。医院配合尽可能少用药,少检查,减少医药费用。等过了半个月,再“重新入院”,继续用医保支付。不过,这种方式风险比较大,一旦患者去医保中心投诉,医院会被罚得厉害,产生的自费医药费也要由医院承担。所以,一般都是关系户,或医院领导、职工家里亲戚等知根知底的,才会用这种方式“渡过难关”。因为要承担责任,相比“被转院”,“自费”虽存在,但要少很多。

  昨天,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女医生于莺的一条微博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一位同行医生在微信里向她抱怨“下午医院召开全院医师大会,向全体医师下达必须执行的命令,医保病人按定额10500元诊治……这意味着医师若要保饭碗,被迫道德下降,需对普通老百姓的医保动手脚……”而她把这条微信转发上了微博。

  这条微博让“医保限额”引起广泛关注。调查中记者发现,南京各大医院也遭遇“医保限额”之困,有的患者被催着出院,有的患者不得不频繁地转院,饱受折腾。 

   【新闻事件】

  女医生微博转述

  医生的“医保限额”之困

  “大清早收到那么长的一条微信,我都不知道怎么去安慰外院的这位同行。这样下去,医疗就彻底成为有钱人和官员的特权了!”昨天,医生明星——北京协和医院急诊科女医生于莺的一条微博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于莺将外院一位同行转发给她的微信截屏贴在了微博上,在这条“我出奇的悲哀了”的微信中,这位医生抱怨:下午医院召开全院医师大会,向全体医师下达必须执行的命令,医保患者定额10500元诊治……若超额医院将扣医师个人工资。而差额会被补贴给医院领导关系户:这意味着医师若要保饭碗,被迫道德下降,需对普通老百姓的医保动手脚……”对于医院这样的规定,医生显得很纠结。

  此条微信曝光后,立即被转发了6万多条,评论1万多条。

  这条微博所言是否属实,现实中,医保病人看病真的会被限额所困扰吗?

  【记者调查】

  不到半年患者“被转院”4次

  去年10月的一天,68岁的李先生突发脑出血。家人将他送到城中一家三级医院抢救。由于病情重,命虽然保住了,肢体一侧偏瘫却无可挽回。病情平稳后,医生劝说“这里费用贵,再住下去没意义了,去下面医院康复吧”。

  于是,李先生转到一家二级医院康复。住了不到一个月,医院就催促办理出院手续。李先生的家人被告知,他是医保病人,单次住院的费用额度只有五六千块钱,一旦用完就要出院,否则医院要倒贴。

  软磨硬泡了个把星期,敌不过医院的催促,李先生转往另外一家医院。过了二十来天又遇到同样的问题:医保额度用完,医院要求出院。就这样,不到半年时间,李先生“被转院”了4次。

  在几家医院与病友聊天时,李先生发现,这样的现象并非他一人遇到。李先生不明白,医院为什么会被限定医保额度,限制医院不就是限制病人吗?

  补偿机制并不透明 医院敢怒不敢言

  “医保患者的费用,都是由医院先垫付的,南京市医保2011年的费用,一直到2012年11月份才跟医院结算清,2012年的费用,到现在还没影子呢。”一家医院相关负责人说。频频拖欠费用,让医院对医保中心没有底。

  在他看来,医保中心作为游戏规则的制定者,补偿机制并不公开透明,每家医院的平均单元费用都不一样,这一平均单元费用是如何制定的,作为医院方根本就一无所知。据了解,医保中心按平均单元费用跟医院结算外,对有的医院还会有高费用补偿。而什么样的医院或者什么样的手术能拿到这个高费用补偿,医院方却并不清楚。

  由于有的医院多收了危重患者,也不会有补偿,医院看到比较重的病人,有时就会打起自己的小算盘。“谁都知道危重患者超标是毫无疑问的,医生完全可以找各种借口让病人到其他医院去,最终倒霉的还是患者。” 

    超出限额,医院不赚钱还要贴钱

  南京某医院一位副院长告诉记者,他们医院一年有三四百号康复患者,其中80%的病人需要通过“转院”的方式来解决医保限额的问题,有的患者转七八次也不稀奇。

  让病人转院也是无奈之举,这位副院长诉苦说,医保中心给每个患者都有限额,一旦超过这个限额,超过的费用医保中心便会打折支付给医院。对于医院而言,超过限额如果继续治疗下去,医院不仅不赚钱,甚至亏损。在国家补贴不到位的情况下,医院要生存,只能被迫让患者出院。

  “从各家医院情况来看,医保中心给的额度偏紧。”他说,几乎各家医院都会超支,少则百十万,多则上千万的都有。虽然结算时医保中心会根据情况再给予一些“补偿”,但医院仍然要“贴”很大一部分。

  这位副院长说,矛盾就是这样,患者认为医院此举折腾人,医院也不愿意,但没有办法。“如果能做到根据病人实际情况支付,这种折腾人的烦恼就没有了。”

  医生也觉得不合理,但关系到自己收入

  昨天,南京一家三甲医院的医生表示,该院针对不同科室的医保患者,限额不一样,他所在的泌尿外科一位医保病人的限额是1.2万左右。

  “平均下来,差不多还是够的。重的患者多用点,比如全膀胱切除手术,要3万多,肾囊肿则只要几千块钱,多收几个轻的病人,就把重患者的费用拉下来了。”

  这位医生告诉记者,对于医保限额,医院领导确实会在大会小会上提醒,不要用得太多。“虽然医院没有明令规定,用多了会扣医生的奖金,但如果超多了,医院的总体收入下降,最后影响的还是医生的收入。”

  南京另一家大医院的一位科主任则直言:“医院不可能见死不救,但超得越多,绩效工资肯定会受到影响。”这位主任认为,目前的医保政策存在弊端,如果医生滥用药,确实应该受到监管,但一刀切这种做法并不合适。

  【医学专家】

  “定额结算”不合理

  应像油价一样及时调整

  对于医保限额引发的种种问题,江苏省卫生法学会副会长胡晓翔直言,是个普遍现象,不同地区、不同医院矛盾激烈程度不一样而已。

  弄明白这个问题,首先要了解医保患者看病的结算方式。据了解,病人被频繁要求转院,与医保中心采取的“定额结算”方式有关。患者单次住院,无论最终住院费用是多少,医保中心拨付给医院的费用是固定的,超支部分要由医院埋单。这个额度根据医院的等级、类别、服务量以及往年实际费用支出水平等划定,肿瘤专科医院最高,三甲综合医院次之,医院级别越低,定额也就越少。另外,在同一家医院内,科室还会进行二次分配,医疗费用高的科室如血液科、肿瘤科、器官移植等分配得多,而皮肤科、耳鼻喉等科室分配得少。

  胡会长介绍,由于医保定额有限,这就带来了一个问题,病情重的、治疗费用高的患者收得越多,医院“超支”越严重。在医院普遍要生存的情况下,首先要确保医院能活下去,才会有人来做雷锋。“如果生存都成了问题,谁还会去学雷锋呢?”所以,也由此演变出千奇百怪的应对手法,让患者饱受折腾。

  胡会长认为,包括定额计算在内的任何一种支付方式都不是灵丹妙药,在解决原来设想的比如“过度医疗”等问题时,必然会伴随新的问题出现。这一问题的出现,也在提醒医保定额费用的制定要科学、有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限额,让医院有积极性,让患者少折腾。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