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市职工医保、居民医保的参保人员,2011年住院看病的负担与2010年相比在减轻。
这一结论,是4月16日沈阳市发布部分定点医疗机构2011年全年糖尿病等5种疾病居民医保均次住院费用等相关信息时,沈阳市医保局有关人士具体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当天,沈阳市部分医疗定点机构2011年全年肺炎等25种疾病职工医保均次住院费用等相关信息也对外公布,同样支持上述结论。
沈阳市医保局介绍,与以往公示半年的相关信息不同,此次公示的是去年全年的信息,信息量比以往增加一倍;公示的目的是引导参保人员正确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做到合理消费。
相同级别医院看一种病费用差很多
在沈阳治疗肺炎,选择不同级别的医院,住院天数不同,均次住院费用差别更大!
分析公示信息不难发现,与以往相似,治同一类病选不同医院,费用差距悬殊。这与医院等级、技术、病情轻重等因素息息相关。
以沈阳市职工医保参保者住院治疗肺炎为例,去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平均住院15天,均次住院费用为18587元;换成沈阳市大东区大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平均住院10天,均次住院费用为2513元。
沈阳市医保局相关负责人解释说,这两个医院等级不同,一个是三级甲等医院,一个是基层社区医疗机构,二者的住院费用没有可比性。
“具体病种、治疗技术手段、诊察项目等诸多因素,导致不同级别的医院收费悬殊。”他说,以上述两家医院为例,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的肺炎患者,可能涉及到肺炎小病种120多个;而大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可能只能治疗肺炎中最基本的肺内感染和支气管肺炎。就此而言,治疗疑难病的医疗费用自然而言要高出不少。
即使医院级别一样,治病的费用也相差不少。记者发现,同样以沈阳市职工医保参保者住院治疗肺炎为例,此次公示的3家三级甲等医院均次住院费用均在万元以上,但最高的18587元与最低的12639元也相差近6000元。
“不同医院,不同病种,不同病情,导致不同的住院费用。”有关人士提醒参保者,选择医院要根据自身情况而定,而不是一味盯紧大医院。
医保管理水平影响患者看病支出
除了住院费用外,公示中“医保范围内个人自付比例”与“非医保费用占全部费用个人自付比例”两项参保者极为关注的指标,也因医院、病种的差异而大为不同。
以沈阳市职工医保参保者做急性阑尾炎手术为例,在列入此次公示的16家医院中,均次住院费用最多的为12401元,最少的为4471元。而两项“自付比例”的高低却与相应的均次住院费用不完全对应。上述16家医院中,就医保范围内个人自付比例而言,最低的为17.45%(相应医院的均次住院费用为6922元),最高的为25.93%(相应医院的均次住院费用为10554元)。以非医保费用占全部费用个人自付比例为例,最低值和最高值分别为1.56%和14.76%,相应医院也发生了变化。
“医保范围内个人自付比例,不同医院之所以有差别,和患者人数多少、治疗水平高低、医保管理水平和药品控制程度等息息相关。 ”沈阳市医保局有关人士说,“影响个人自付比例的因素很多,具体到每个医院、每位患者情况千差万别。但可以肯定的是,定点医疗机构医保管理水平的高低、药品控制水平是否严格、合理,是其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 ”
参保者住院个人负担有所减轻
数据对比显示,2011年的居民医保公示信息表明,医保范围内个人自付比例、非医保费用占全部费用个人自付比例两项指标的平均值均比2010年有所下降,平均下降幅度为4%至5%。
“同时发布的2011年沈阳市职工医保信息也显示,这两项自付比例的平均值低于2010年。”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下降幅度在1%至2%之间。
“虽然不同医院、不同病种,相应产生的住院费用相差不少。但可以肯定地说,自付比例的下降,表明2011年参保者住院从个人腰包里掏的钱减少了。”他分析说,两项自付比例同比下降,主要原因有:沈阳市医保投入在增加、医保管理水平在提高。
有关人士说,近几年来特别是去年,沈阳市医保投入明显加大,特别是居民医保,去年统筹基金的支出大幅提升,反映到个人自付比例上,直接体现为数值的下降,得到实惠的是广大参保人员。
“与此同时,每年医保部门定期公示相关信息,对定点医疗机构有提示作用,督促他们与医保管理部门沟通。同时,医院加强管理,尽量多选择使用医保范围内的诊疗项目与药品,自然而然会减轻患者负担。”他认为。
沈阳居民医保个人自付比例至少下降4%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