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目录调整改革 提高中成药在目录中的比重


医保目录调整改革 提高中成药在目录中的比重 国家医保目录自2009年以来未作更新,今年上半年医保目录将会如何调整一直是行业关注的热点。近日,医疗保险司司长换帅让沉寂已久的医保目录的调整再次成为关注的热点。
获悉,中华中医药学会曾经就医保目录中成药部分如何调整召开过专家座谈会,会上就中成药的医保品种遴选,专家形成了9大共识,并将上述共识上报给了中医局和人社部。这个座谈会虽然不是最近召开,但是作为原则性的共识,现在看来还有意义,值得借鉴。
中华中医药学会是我国成立最早、规模最大的中医药学会,日前,受国家卫计委的委托,联合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公布了妇儿专科非专利药品、急(抢)救药品直接挂网采购示范药品(中成药和民族医药部分)遴选原则和示范药品。我们预计他们的建议对于医保目录的中成药遴选将发挥重要的作用。
从中华中医药学会研究与评价的微信公众号上找到了9大共识的内容,其中比较值得关注的是:
1 中药注射剂的去留问题
中药注射剂是目前中成药中市场份额最大的剂型类别,其滥用较受关注,也给医保基金造成一定的负担。2009年版的医保目录调整中,部分安全风险大的中药注射剂品种就被删除,在新一轮的医保目录遴选中如何对待中药注射剂的问题?本次医保目录调整应如何把握调入、调出的标准?专家们给出的建议是,新医保目录应在安全、有效、经济综合评价的基础上,主要遴选治疗急、重症的中药注射剂。
而在中华医学会最近发布的急抢救中成药的示范药品中,只有三个中药注射剂:柴胡注射液、清脉注射液和清开灵注射液。而在2009年版的国家医保目录里面,中药注射剂可不止这三个品种,虽然中华中医学会只是列出了示范品种,但是其他品种会何处何从仍值得特别关注
2 中西复方制剂前途堪忧
在共识中,专家认为中西复方制剂存在学术争议,要慎重遴选。特定历史时期,中西复方在上呼吸道感染、缺铁性贫血及糖尿病等治疗领域发挥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中西复方的局限性和问题也逐渐暴露,新医保目录遴选该类制剂应慎重。
[1][2][3]下一页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