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医疗服务模式迫在眉睫 美国医疗服务模式重构三要素 作为一个世界性难题,医改已经成为各个国家都必须面临的挑战,而改革医疗的终极目标正是控费、提效,利用有限的资源提供更公平、质量和公众满意度更高的医疗服务。
目前,人口老龄化加速、慢性病发病率增加和医疗服务效率低下是医疗服务支出增加的主要因素,而互联网技术与医疗技术进步、患者对医疗需求的提高等环境要素的变化,则推动着医疗服务模式创新。
9月19日,健康界传媒携手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医院及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搭建“北斗学院医院管理国际论坛——约翰·霍普金斯医院专场”平台,力邀中美医院管理专家共议“医疗服务模式重构”。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初级诊疗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石磊玉更是以“如何探索发明新的医疗服务模式”为题,为大家带来了一场饕餮盛宴。
以“如何探索发明新的医疗服务模式”为题
改革医疗服务模式迫在眉睫
对于传统医疗服务模式的弊端,医疗费用指标或许能够说明很多问题。据石磊玉介绍,2013年,美国人均医疗花费为90000美元,远远超过了其他国家。
究其背后原因,石磊玉认为,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慢性病占据医疗费用的增加、传统医疗服务模式的低效率是三个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
据统计,从2000到2010十年间,人口平均寿命增长了将近10岁(目前平均在75岁左右),而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尤其严重。据石磊玉分享的2012年数据显示,全球范围内,55岁以上的老人占用了50%的医疗支出。
雪上加霜的是,慢性病为医疗费用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最新数据显示,慢性病致死人数已经占据了死亡总人数的70%,由此造成了医疗费用的急速增长。据石磊玉介绍,目前,美国用于治疗慢性病的医疗费用已经占据了整体医疗费用的四分之三。“减小慢性病影响、控制由慢性病带来的医疗费用,是解医改的根本要素。”
如果说人口老龄化与慢性病医疗费用增加是难以控制的影响因素,浪费医疗资源的行为更急需整治。2010年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医疗费用的30%被浪费,其中超过52%的浪费从医院、医生可支配的费用中产生。具体包括,不必要的医疗服务、低效率的医疗服务及错失的预防服务等。
以人口老龄化、慢性病费用增加、医疗服务效率低下为代表的影响因素的存在,使得医疗需求增加与医疗资源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变革传统医疗服务模式迫在眉睫。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