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9万常住人口、15万外来从业人员、6000名住沪贵阳参保人员;61种不同类别服务项目;近30万人次年均服务量;1:3.4万工作人员与服务人群数之比。面对如此压力,普陀区医保中心仍在上海市标准化研究院出具的服务满意度测评中,以98%的满意率得到了参保人员的普遍认可。
是什么使区医保中心不畏高压,坚守服务标准?“以人为本,至善至诚”是区医保中心始终秉承的服务理念。教育实践活动启动后,中心以为民服务为原点,进一步找准服务坐标,亮新措、出实招,努力为群众提供更精准、更规范、更温馨的服务。
大数据,让服务更精准
去年年底以来,区医保中心以历年运行的大数据为分析基础,发现工作瓶颈,发现群众普遍需求,推出“下沉服务”、“短信服务”,制定综合减负业务下沉社区计划,通过拓宽业务受理点(由原先1个点办理转为1个中心+辖区内9个街镇10个医保服务点均可办理)方式,将医保经办服务进一步延伸至社区,打造“服务平台全覆盖,医保经办零距离”的邻家医保服务圈。依托历年医保业务办理记录,对2300名留有手机的参保人员逐一摸底,锁定762名符合减负条件的参保对象,通过短信通平台,提前通知其办理业务所需的材料、办理时间节点,主动指引参保人错峰至就近办理点办理业务。
标准化,让服务更规范
“事事有标准可循,岗岗有标准可依,人人有标准在心”是区医保中心做好服务群众工作的根基。中心结合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工作,明确了各项具体服务规范,包含服务工作的方方面面,把规范镶入窗口工作的每一根“链条”:硬件上,变原有狭窄服务大厅为500平米的标准化大厅,并配置各种便民设施;软件上,做到岗责分明,仪表端庄,严守政策规定,恪持操作规范,谨记服务标准化要求,维护群众利益;质量上,最大限度活化标准化建设成果,为民排忧解难,做到服务受理“零推诿”、服务办理“零积压”、服务结果“零差错”,实现医保工作“记录一生、保障一生、服务一生”。某劳务公司为其职工向中心提出工伤费用审核申请,因52万属大额医疗费审核范畴,且费用发生于外省市,为审核带来了大量联络、核对、复审工作。公司代办人员表示,受伤员工已致残,生活不能自理,家属已与公司商定于事发当月解除劳动关系,如按规定30个工作日完成审核,将严重拖延后续事宜处理,给单位及家属带来极大不便。对此,中心组织人员加班加点,多部门合作齐心协力,克服高温天气,仅用8个工作日,就将这份52万元的工伤费用审核单交到了公司代办人员手上。单位与家属都对此深表感激。
小细节,让服务更温馨
作为服务群众的小窗口,联系群众的小桥梁,区医保中心力推从细节着眼,从细微入手,做好服务的“三多三勤”。一是多微笑,勤服务。用最灿烂的微笑和赤忱的为民之心,拉近与参保人员的距离,架起贴心服务的连心之桥;二是多沟通,勤帮助。从参保人员的实际需求出发,用心倾听,了解参保人的急、难、愁;三是多解释,勤提醒。政策解答,不怕麻烦,耐心反复,不厌烦,用娴熟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工作作风,给服务对象一个准确、详实的答复。汤老伯是退休返沪的贵阳参保人,到中心办理贵阳异地就医报销业务。窗口服务人员在替老伯查询信息后发现,老伯未在贵阳办理过异地就医报销登记手续。为避免老伯舟车奔波,工作人员主动联系老伯在贵阳的工作单位,委托单位到贵阳医保中心为其办妥登记手续,并向老伯耐心详细讲解了贵阳异地报销的相关政策。现在,汤老伯不但正常享受到异地就医报销待遇,还对党和政府充满了感激。
以家常话、真心话拉近与群众的关系,以“真、实”的作风为群众提供更优更好的服务,以切实的为民服务行动获得群众的认可,是普陀医保一直坚信的信念和对参保人的铿锵誓言。
?黰?组织人员加班加点,多部门合作齐心协力,克服高温天气,仅用8个工作日,就将这份52万元的工伤费用审核单交到了公司代办人员手上。单位与家属都对此深表感激。
普陀医保中心以为民服务为原点 进一步找准服务坐标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