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3年1月起,南京全市取消公费医疗制度,机关事业单位全部参加职工医保,实现与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统一制度政策、统一参保缴费、统一缴费比例、统一待遇标准、统一医疗服务。此次改革涉及约20万人。(12月9日《金陵晚报》)
从1952年就开始实施的“公费医疗”制度,由于其保障全面,报销比例高,的确为特定群体提供了很好的健康保障。相比城镇职工及城镇居民所享受的医保,公费医疗也的确有着更多的“优势”和“好处”。不过,公费医疗的额外“好处”从来就不是免费午餐,里面的每一分钱都需要公共财政来为其支付。由此公费医疗也就不可避免的存在着浪费和过度诊疗等现象,甚至成为医疗保障体系中最为沉重的负担。
不久前某地人社局公布,2012年度收支预算为50.2亿元,其中公务员公费医疗一年花费14亿元,占预算近3成,远超210万名农民医保总额。而农民的新农合,政府补贴力度甚至还不到公务员公费医疗费用一半。公费医疗的挤占效应,由此可见一斑。
与经济发展可以选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路径不同,医疗保障必须优先确保其公平和公正性,而绝无道理让一部分人先保障起来,更不能置更广大公众的基本医疗需求于不顾。从这个意义上说,取消公费医疗,无疑是医保政策向公平这一基本属性的回归。只有当公共财政的医疗投入不被过多耗费在小部分人的“好处”上时,全体国民的医疗保障水平和覆盖面才有了全面提高的可能,医疗保障“蛋糕”也才有望做大。
当然,要想医保政策一碗水端平,也有些苛求。即便是在美国,公务员在包括医保在内的社会保障待遇与私人部门雇员相比还是要优厚得多。但这一偏向,其实是对美国公务员系统总体工资水平不高的补偿。而在澳大利亚,医保政策则选择对农民给予更多的优惠。如果医保的这碗水真的难端平,向弱势群体倾斜看来是大势所趋。
取消公费医疗 做大全民医保“蛋糕”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