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述章出生在安徽金寨县宋家畈村一个贫困家庭,2005年6月,年仅13岁的他不幸患上了血癌,当年12月,比他小一岁的弟弟胡帅又患上了骨癌,兄弟俩任何一个进行治疗都要花费20万至30万元。面对举家借来的3万余元费用,两人瞒着父母,抓阄定生死。弟弟胡帅偷偷把纸条都换成“治疗”二字,把治疗机会给了哥哥,自己选择放弃。
报纸、网络和电视画面中,类似场景不一而足。当看到这些时,我们禁不住泪流满面。我们为那些因得不到治疗而逝去的生命流泪,为那些正在忍受伤病甚至失去亲人苦痛但还在艰难度日的人流泪。
不幸家庭似乎总是相似的,疾病仿佛是一个晴雨表,又如一根神经一样敏感的红线,牵动着那些身患大病而又无力支付家庭的欢喜与忧伤。病魔降临是一种不幸,但当生命因无钱医治而被剥夺时,所有语言都是苍白的。
三年寻路
病在人民身上,痛在国家心里。如何让人民看得起病、住得起院、买得起药?如何让那一张张因病魔折磨的脸不再为钱而流泪?党中央、国务院一直在努力。
2003年,国家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2007年,推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主要对象为城镇未成年人和没有工作居民。2009年3月,我国出台《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及近期重点实施方案,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基本原则,全面启动深化医改工作,经过三年的努力,初步建立了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
在更广泛的意义看,医改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重要作用开始显现。一方面,医改在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人事制度改革、收入分配结构调整以及政府职能转变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为推进社会领域乃至更广领域改革积累了经验。另一方面,通过医改,一定程度改善了城乡居民消费预期,卫生需求得到释放,卫生投资规模扩大,带动了制药、医疗器械以及健康服务、物流、信息化等相关产业发展,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发展创造了好的条件。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认为,中国医改五项重点工作主题,将引领中国卫生体系朝着正确的方向前进;世界银行认为,为13亿人解决医保问题非常重要,中国在这方面走在了世界前面;世界著名医学杂志英国《柳叶刀》认为,中国医改的目标和总体战略是值得效仿的,中国在为全民提供平价且公平的基本医疗服务方面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
回过头来看,中国医改能让世界刮目,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
改革之初,中央政治局两次组织专门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做出重要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充分认识医改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维护人民健康权益放在第一位。李克强副总理多次召开医改会议,研究部署医改工作。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2008年12月,国务院成立了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领导小组,李克强副总理任组长,20个部门参加,统筹组织和协调全国医改工作。各省(区、市)相应成立了领导机构及专门办事机构,由于分工明确、上下畅通、运转高效、执行有力,保障了新医改运行。
与此同时,一系列设计缜密、科学而又符合实际的方案陆续推出。
2009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国务院出台了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实施方案》确定了2009—2011年五项重点改革任务。
因医改涉及体制机制深刻变革,需要在顶层设计中系统谋划改革整体架构,也需要在实施过程中相机行事,破解改革中的矛盾和问题,具体措施陆续推出。三年时间里,中央共出台医改文件14个,主要部门共出台重要配套文件50多个,地方出台的文件更多,逐步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医改政策体系,政策协调性不断增强、叠加效应不断显现,确保改革朝着正确的方向积极稳妥地推进。
改革中,社会主义制度集中财力办大事优势充分显现,中央“担当”充分显现,改革成效逐步彰显。
2009年到2011年三年,中央财政新增投入12409亿元,比既定8500亿元增加了3909亿元。这些投入,让农村2233所县级医院 (含县级中医院)、6200多所中心乡镇卫生院、2.5万多所村卫生室、2382所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得以改扩建。
三年里,基本药物制度在政府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面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了公益性的管理体制、竞争性的用人机制、激励性的分配机制、规范性的药品采购机制、长效性的补偿机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功能开始从 “重治轻防”向“预防为主、防治并重”转变,从提供专科服务为主转变到专科和全科诊疗并重,从与大医院无序竞争转变到分级诊疗、分工协作、有序就医,从坐堂行医转变到上门服务、主动服务。
渐行渐深
但是,你或许会说,在城市的你,对医改的感受并不明显:报销确实缓解了一部分压力,但对重大疾病患者来说仍是杯水车薪,类似胡述章患者这样的病例一年年并未见明显减少,此外,“看病难、看病贵”也没有显著改观。
当然,这些都是事实。 “三年医改让基层医疗机构回归了公益性,基层医疗机构不再是以赚钱为目的,而是以解除病人痛苦、为病人服务为目的。老百姓得到实惠,看病便宜了,报销多了,药价低了,服务好了,基层老百姓都觉得这个改革是成功的。为什么大家对大医院有意见呢,因为大医院还没改,还是以赚钱为目的,因此,去大医院看病的人对医改的感受不明显。”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主任孙志刚说。
不过,你的感受将要改变。
10月27日,在北京友谊医院门诊,来自黑龙江的江立英老人听说是采访,她激动地抓住记者的手,“都说在北京挂个号要排一天队,不是这样的,现在前面只有5个号,一会儿就到了,这下可老好了。”
此前的2012年7月1日,北京市友谊医院试点医药分开,取消药品加成,取消挂号费和诊疗费,收取医事服务费,改革带来的最直接变化是,随后几天内,所有科室专家号过去8点多钟就没有了,而目前有的到11点还有。
同样列入试点医院的北京朝阳医院,自9月1日试点以来,9月医保患者次均药费从277.4元下降到204.4元,下降了73元,下降比例为26.32%。医保患者次均自付费用从185.1元下降到106.7元,下降了78.4元,下降比例为42.36%。
就全国层面而言,2012年3月,《“十二五”期间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规划暨实施方案》出台,规划明确2012-2015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阶段目标是 “健全全民医保、巩固完善基层医改、公立医院改革”;至2011年,可“明显提高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可及性,有效减轻居民就医费用负担,切实缓解‘看病难、看病贵’问题”;至2020年,将“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基本适应人民群众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人民群众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因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公立医疗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所有制性质是政府举办的公立医疗机构,只不过在建设规模、服务功能上与城市大医院有所不同,从这个角度上说,公立医疗机构改革其实早已经启动,基层医改为公立医院改革进行了全面演习,公立医院改革有“蓝本”、有规划,改革成效可期。
至于大病患者的困境,解困之道已“在路上”。2012年8月30日,国家发改委、卫生部、财政部、人社部、民政部、保监会六部委正式公布 《关于开展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工作的指导意见》,承诺基本医保不能报销的合规医疗费用,可再报销至少50%;个人所缴纳的保费,并不会额外增加。按照国际标准,一个家庭卫生支出如果占家庭可支付能力比重等于或超过40%,属于遭遇灾难性卫生支出。按照《柳叶刀》刊文称,2011年中国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发生比例为12.9%,这意味着,1.73亿中国人将会直接从《指导意见》中得到救助。
此前,我们为胡述章和胡帅的境遇扼腕、流泪,现在《指导意见》如刺破云雾的阳光,让我们相信:无需再流泪。
经过三年努力,我国初步建立了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框架。
链接
基本药物制度
国家建立基本药物制度是为了保证群众用药安全可靠和价格低廉,有利于规范用药行为,保证用药安全,降低患者医药费用。基本药物制度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建立国家基本药物目录遴选调整管理机制。二是初步建立基本药物供应保障体系。政府举办的医疗卫生机构使用的基本药物,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为单位公开招标采购、统一配送、统一价格,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行零差率销售。三是建立基本药物优先选择和合理使用制度。所有零售药店和医疗机构均应配备和销售国家基本药物。从2009年起,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全部配备和使用基本药物,其他各类医疗机构也都必须按规定使用基本药物。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