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9月27日消息:据《新闻晨报》报道,昨天,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36次会议听取和审议了《关于本市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情况的报告》,并就该报告进行专题询问。与会的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列席代表将一个个市民普遍关心的医改问题抛向相关职能部门。市医改办、市卫生局、市司法局等相关负责人则当场进行回应。
市民常用药种将可增加
市医改办主任沈晓初介绍,根据卫生部公布的全国各省市医改监测结果,在41个医改监测核心指标中,上海有31个指标排序全国第一,综合排序全国第一。沈晓初表示,在这个基础上,本市将进一步完善本市基本药物制度,充分考虑部分患者反映“社区配不到药”的情况,研究适当放宽社区卫生中心的药品配备政策,满足社区患者用药需求。同时,进一步完善质量、价格、数量相结合的药品招标采购机制,实行药品招标、采购配送一体化管理的采购方式,在确保药品质量的前提下,降低药品价格。
在昨天的会议上,副市长沈晓明透露,目前本市的基本药物有688种,其中国家规定是307种,上海增加了381种。上海还在对社区卫生中心居民用药情况进行进一步排摸,考虑进一步增加市民常用药种。
公立医院硬件试点政府埋单
沈晓初表示,本市医改将从三方面着手调整,保证公立医院公益性。当前的试点,一是医院的硬件设施建设今后全部由政府财政投入;二是调整各项医疗服务价格,目前上海已调整了4030项,通过收费机制调整提高医生的劳务收入,降低检查检验的收费水平;三是改革公立医院部分考核。
此外,本市正在积极推进部分二级医院功能转型,促进康复、老年护理、精神卫生机构发展,逐步取消“院中院”,剥离公立医院特需服务,为社会办医留出发展空间。
随着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本市老年护理服务与保障体系建设滞后情况日益显现。沈晓初介绍,预计到2015年,本市户籍人口中60岁以上老年人将超过430万,比例接近30%。但目前本市老年护理床位仅有1万余张,不足需求量的一半,供需矛盾突出。为此,本市将探索依托基本医保制度,对经评估因疾病或生理功能衰退达到一定护理需求等级的高龄老人,试行居家护理费用医保支付政策,保障居家老人得到基本的护理服务。
沪社区卫生中心有望配到更多药 部分老人居家护理费用试行医保支付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