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部部长陈竺在清华大学作报告时透露
本报讯 “部长进校园”首都大学生系列形势政策报告会昨天正式启动。卫生部部长陈竺走进清华园为千余名来自清华、林业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等高等院校的大学生作首场报告,介绍我国三年医改进程。他介绍,我国已建立重大疾病保障基金,今年年底前全面开展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心病等8个大病的医疗保障,并在三分之一的新农合统筹地区进行试点,将保障病种范围扩展到20个,补偿水平达到90%。
据了解,今年我国新农合大病医保病种已有8类: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心病、妇女乳腺癌、宫颈癌、终末期肾病、重型精神病、耐药结核、艾滋病机会性感染。并将在三分之一的新农合统筹地区试点增加12类大病医保病种,包括肺癌、食道癌、胃癌、结肠癌、直肠癌、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急性心肌梗塞、脑梗死、血友病、一型糖尿病、唇腭裂、甲亢。陈竺说,选择保障大病种类的原则是健康危害大、疗效确切、费用可控。“比如先心病,”陈竺说,“治疗费用在2万至2.5万,成功率为97%,术后孩子的身体健康得到根本转变。”
据卫生部医改部门测算,影响一个家庭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重大疾病的数量大概就是四五十种。医改专家表示,如果大病保障范围能涵盖到50种左右,就可以使居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甚至是遏制。从2010年开始,卫生部首先利用新农合在一些农村地区试点开展儿童白血病、先心病保障,2011年正式在全国范围内推开上述儿童两大病保障。具体方式是,病患家庭从一般的新农合保障资金中能够报销70%,然后跟民政合作,通过医疗救助资金,再报销20%,这就意味着纳入重大疾病保障的病种报销能达到90%。
互动
部长学生现场互动 历数医改热点问题
学生:我国目前的医改新政能否适应未来的老龄化问题?
陈竺:我们现在已经开始对65岁以上老人进行健康体检。但是未来的挑战还是巨大的,当前老龄化问题在一些大城市尤为突出,保障制度需要进一步完善。未来在基本医疗基础上,考虑加大老年护理服务。老年人的健康状况问题以慢性病为主,不能都让他们到大医院去,社区要发挥作用,同时还需要建立机构养老,包括老年护理院。我认为目前在我国,居家养老还是主要的方式,所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要承担更多责任,将来的护理力量主要侧重居家服务、上门服务。
学生:中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医疗资源差异,在医改过程当中,国家有没有制定有针对性的举措?
陈竺:中西部偏远地区还是需要东部相对发达地区给予更大支持。但最重要的,我认为,就是重视基层,重视全科医学,只有这样才能使有限的优质医疗资源所培养的力量,去改善医疗公平性欠缺的现状。
学生:下一步将会采取哪些措施,将流动人口纳入到国家公共卫生服务的范畴之内?
陈竺:我们正在推进卫生信息化,除了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最近在一些省推广居民健康卡。我们希望将来的健康卡能够让居民不管在哪个地方,只要能识别身份,都能够享受到同样的均等化的医疗服务。目前我们正在与银行系统、电信系统联手推进该项目,打破地域界限,做到记录一生、管理一生、服务一生。
学生:如何看待民营医疗机构信任的树立问题?
陈竺:“十二五”期间我们有一个重要指标,就是社会资本办医的床位数和服务量都要达到20%。目前我国有大约2万家医院,其中公立医院1.3万多家,民营医院已经有6000多家。但是大多数民营医院规模小,床位数和服务量大约占全部医疗机构的10%,但是到2015年,也就是三年之后,民营医院床位数和服务量要翻一番。
学生:怎样才能成为一名出色的医务工作者?
陈竺:一名出色的医生,就要能为患者找到最适合他的、最好的治疗康复方案。一位好医生不仅需要掌握好技术,但更要注重人文关怀。
新农合大病医保将扩大到20种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