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昨日新医改终稿出炉,医药板块的领性文件终于摆在了市场面前。
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最终稿中,“四个坚持”依然是改革的基本原则。然而,在细小的措辞处,与2008年10月份公开的《征求意见稿》有着些许不同。
在终稿中,“坚持政府主导”不见了,而增加了“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无疑,政府力量固然是这场医改新浪潮的主推手,但民间资本、社会力量必然将成为重要的催化剂。
最终稿提出的目标是,到2011年,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面覆盖城乡居民;到2020年,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基本建立。近三年,各级政府预计为新医改总共投入8500亿元。
随之而来的问题是,作为去年最抗跌、股价表现最好的板块,医药板块在本轮反弹中风平浪静。1月下旬以来,周期性行业板块轮动,医药板块明显滞胀。是蓄力等待政策利好出台后一飞冲天,还是伴随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医改分化而行?
和产业振兴政策截然不同,新医改方案关系的是民生大计。新医改方案中落案的“公益性”,注定了该行业不会是普遍逐利的利益团体,因此行业上市公司必然将随着新医改潮的脉动而演绎不一样的风华。
为完成今后3年的阶段性工作目标,做到居民就医费用负担明显减轻,最终稿明确了重点抓好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等五项改革。分析人士指出,近期投资点的剖析便隐含在这五项改革中。
一、报销范围和比例提高
最终稿提出,3年内使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提高到90%以上。2010年,对城镇居民医保和新农合的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120元,并适当提高个人缴费标准,提高报销比例和支付限额。与征求意见稿相比,最终稿增加了一项:医保的补助以提高住院和门诊大病保障为重点。
二、普药全部纳入报销范畴
最终稿确定将基本药物全部纳入医保药品报销目录。对比最终稿和征求意见稿,对基本药物的采购更加公开,配送环节更为精简。
值得关注的是,基本药物的价格制定发生细微变化。征求意见稿的“在合理确定生产环节利润水平的基础上统一制定零售价”这一规定,被“国家制定基本药物零售指导价格,在指导价格内,由省级人民政府根据招标情况确定本地区的统一采购价”所取代。分析人士相信,普药今后的利润空间应会被压缩,市场将向具有品牌和规模优势的大型企业集中,这些企业将借力政府采购扩大市场占有率并实现规模效益。
三、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最终稿明确,重点加强县级医院(含中医院)、乡镇卫生院、边远地区村卫生室和困难地区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对比前后两次方案,此间也有细微差别。征求意见稿中,乡镇卫生院定义在“骨干”地位上,最终稿中其则与村卫生室并列为“基础”农村医疗卫生服务网络;更重要的是,最终稿在保留“每个乡镇办好一所卫生院”的基础上,增加了“使每个行政村多有一所村卫生室”。
分析人士提醒,这对于农村新医疗卫生服务网络的设备采购有着举足轻重的指导作用。高端的医疗器械采购将向县级医药倾斜,而基础的医疗器械采购范围则会更加广泛。
四、卫生服务均等化 力争让群众少生病
最终稿指出,从2009年开始,逐步在全国建立统一的居民健康档案;增加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提高经费标准。最终稿中增加了一条:“2009年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不低于15元,到2011年不低于20元”,“力争让群众少生病”。
一个是真金白银的财政支出,一个是目的性标注,这是从治疗为主向预防为主的思路转变。渤海证券分析师马霏霏的结论是,中医药和疫苗在疾病预防上的优势将得到充分发挥,并且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五、推进公立医院改革
这也是各界普遍认为最难实施的一点。最终稿明确,公转私将从今年开始试点,2011年逐步推开。
东方早报
公益医改扣准五大投资命门 普药全部纳入医保报销范畴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