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戒烟药物入医保”引争议 凭啥为个人恶习买单?

2016-11-22 08:00:16 无忧保
    日前,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出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策略研讨会”时做了题为《中国控烟:积跬步,迎飞跃》的主题演讲。他表示,“将通过深化医改为控烟助力,逐步把戒烟咨询和药物纳入基本医保,基本药物目录也将添加相关药品。”对于陈竺透露的“医保戒烟”计划,各界观点不一。有人认为,这有助于控制和缩减我国3.5亿的烟民规模;也有人认为,戒烟靠的是决心和定力,若用医保资金为烟民戒烟埋单,“有限的好钢没有用在刀刃上”。

  据了解,戒烟治疗,主要靠吃药,目前市场上的戒烟药几乎只有三种,分别由三家国际制药巨头生产,无国产药可用。服药戒烟,疗程约为半年,着实不便宜。根据目前的行情,14天的药量需耗费260元;一个疗程(半年)的药费在3300元以上。

  目前,戒烟药不在医保范围内,需烟民自掏腰包;而针灸和辅助药物一般均在医保目录内。

  专注于医改研究的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朱恒鹏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评判戒烟药是否应纳入医保,应评估四个问题:

  一、推广戒烟治疗是否是最有效的戒烟方式?

  二、戒烟花费与效果的比例是否合理?

  三、医保资金有限,戒烟是否是最紧迫的公共医疗事务?如果戒烟药能入医保,“配眼镜”的费用行吗?

  四、戒烟药的潜在消费者是富人,还是穷人?“这需要有关方面对烟民的收入结构进行科学的分析,如果戒烟药入医保的主要受益者是“伟哥的消费者”,那就说不过去了。难道买伟哥也要报销?”朱恒鹏的观点很犀利。

    戒烟药入医保,或许能够推动我国控烟的“步伐”,但却不是控烟的最有效、最根本的办法。另外,戒烟药入医保引起争议的焦点还是在一个公平性上,吸烟是个人恶习,决不能用全民医保来为这种恶习买单。

  日前,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出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策略研讨会”时做了题为《中国控烟:积跬步,迎飞跃》的主题演讲。他表示,“将通过深化医改为控烟助力,逐步把戒烟咨询和药物纳入基本医保,基本药物目录也将添加相关药品。”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是全球最大烟草生产和消费国,63%的成年男性和4%的成年女性吸烟,总数达3.5亿人,占世界吸烟总人口的近1/3,每年因吸烟引起疾病死亡人数占12%,超过艾滋病、结核病、交通事故以及自杀因素死亡人数的总和。而由于吸烟危害的滞后性,预计到2030年,每年将因此致死200万人,占死亡总数的33%。烟草行业税收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已消融在医疗、劳动力损失等社会支出之中。

  吸烟的危害已经毋庸置疑,这不仅是民生问题,更是社会问题。然而,我国公众对吸烟危害的认知程度还处于极低的水平,控烟的力度更是雷声大而雨点小。尽管北京、上海等少数地区已经宣布在公共场所禁止吸烟,但其执行力度和效果仅限于把宣传和警示悬挂在墙上。从这个方面来考虑,将戒烟药物进入基本药物目录,可以看出国家在戒烟方面的决心。

  然而,戒烟药究竟该不该进医保?也引起了较大的争议,其焦点还是在一个公平性上。戒烟药将纳入医保,对于想戒烟的烟民来说,无疑是一个好消息,然而对于不吸烟的人,却并不公平。不吸烟的人不仅要被迫吸二手烟,还得为吸烟者戒烟埋单,在某种程度上甚至造成伤害。须知,吸烟是个人恶习,理应自觉戒掉,决不能用全民医保来为这种恶习买单。不然,正如网友调侃所言,是不是戒毒药、伟哥都需要纳入医保么?

  另外,戒烟药入医保,还有一个重大的阻碍,就是药物的价格。媒介透露,目前没有国产的戒烟药物,进口药物价格昂贵,半年一个疗程,需要3300元,这样就可能给医保资金造成较大的消耗。而一个无法忽略的真相是,在戒烟药之外,一些稀罕病患者,他们比吸烟者更迫切需要拯救,因为他们的病远比吸烟者的瘾无辜得多。有更重要的公共医疗事务要做,医保钱花在这上面,远比花在戒烟药上面更令人信服。

  戒烟药纳入基本药物目录,戒烟药入医保,或许能够推动我国控烟的“步伐”,但却不是控烟的最有效、最根本的办法,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有损国家医保体系的公平公正性。因此,戒烟药入医保,还需慎重考虑。

    楚天都市报讯 卫生部部长陈竺日前透露,逐步把戒烟咨询和药物纳入基本医保。对此,有人认为,若用医保资金为烟民戒烟埋单,“有限的好钢没有用在刀刃上”。(4月17日《广州日报》)

  资料显示,目前许多国家都将戒烟药物纳入医保报销目录,如澳大利亚、日本、西班牙、美国、韩国等。这是因为虽然这会增加部分开支,但有利于降低与烟草有关的疾病负担,正所谓花小钱省大钱,长远来说节省一大笔用于医疗费用的开支。

  说白了就是“防病先于治病”。别说刷医保戒烟,国内更早有城市推出“医保阳光健身卡”,如苏州、南通等地就让市民利用医保卡里的“闲钱”进行健身。其中的逻辑是一样的。

  不过,反对将戒烟服务纳入医保的人,未必不懂得“花一块钱健身可减少医疗支出八块钱”。他们不满的,是当下医保水平有限,很多费用不能报销的情况下,为啥还要给吸烟者的健康买单?

  应该说,控烟行动,人人有责,而不仅是烟民的事。比如美国的经验是:如果吸烟的环境越来越小,越来越不方便,烟草对青少年的吸引力就会降低。而医保为戒烟买单,有助于创造无烟环境,符合公共利益。

  不过,由于民众普遍感到看病负担重,很多重病用药得自费,戒烟药进医保,显得有点“超前”而不合时宜,才让人觉得不公平。

  说到底,唯有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不断扩大医保覆盖面、提高各类医保的报销水平,医保政策一碗水端平了,医保为戒烟买单也没啥大不了的了。

    近日,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将通过深化医改为控烟助力,逐步把戒烟咨询和药物纳入基本医保。

  正方

  这也是治病救人

  笔者认为,将戒烟药纳入医保范围值得一试,也应该实施,是一种花小钱省大钱的举措,是节约医保资金的做法,不只是改变烟民的生活习惯,而是救治烟民的生命。“医保戒烟”表面上看是戒烟,实质上就是治病,就是保命,只不过是在烟民尚未患上严重疾病之前进行医治。

  吸烟引发的一般是比较严重的疾病,而且这些疾病都已纳入了医保体系,我国每年在治疗与烟草有关的疾病上耗费多达近3000亿元,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医保资金。即使戒烟药不纳入医保,医保最终还是要为烟民吸烟买单,而且买单的费用远远多于“医保戒烟”的支出,只不过方式和名称不同,一个是为戒烟买单,一个是为治病买单。可以说,“医保戒烟”实际上是医保的提前介入。(何勇)

  反方

  “医保戒烟”为时过早

  简单估算一下,假设按照每年有1000万烟民接受戒烟治疗,一个疗程(半年)的药费在3300元计算,就要耗费约330亿元。我国目前农民和城镇居民基本的医保补助标准,2011年仅为人均200元。目前,纳入基本医疗报销范围的是以常见病为主,部分民众负担较重的疾病还未能列入,现在就忙着把戒烟划进来,未免有点太早了。通过药物治疗戒烟目的是减少吸烟人口,降低吸烟带来的综合经济损失和社会损失,但在目前我国控烟政策乏力的情况下,依赖“医保戒烟”无异于缘木求鱼。(江德斌)

    日前,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将通过深化医改为控烟助力,逐步把戒烟咨询和药物纳入基本医保,基本药物目录也将添加相关药品。”对于陈竺透露的“医保戒烟”计划,各界观点不一。有人认为,这有助于控制和缩减我国3.5亿的烟民规模;也有人认为,戒烟靠的是决心和定力,若用医保资金为烟民戒烟埋单,“有限的好钢没有用在刀刃上”。(4月17日《广州日报》)

  对执行“医保戒烟”计划,各界的观点争论不一,支持者主要从烟草危害人体健康的角度与政府公共职能方面考虑,认为此举可行且必要。反对者的担忧主要集中在社会公平方面,比如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朱恒鹏指出,评判戒烟药是否应纳入医保,应评估四个问题:一、推广戒烟治疗是否是最有效的戒烟方式?二、戒烟花费与效果的比例是否合理?三、医保资金有限,戒烟是否是最紧迫的公共医疗事务?如果戒烟药能入医保,“配眼镜”的费用行吗?第四点,戒烟药的潜在消费者是富人,还是穷人?

  坦率地讲,每年激增的烟民数量与吸烟者低龄化,以及每天有3000人死于与吸烟相关的疾病、高达7.4亿二手烟受害者,都让控烟工作显得十分迫切。在这样的情况下,引入政策主导的戒烟机制无疑是必要的。不过,虽然戒烟不止是个人问题,更应该纳入公共政策领域,但这不意味着“医保戒烟”符合起码的正义要求。

  某种程度上,烟瘾的确算是一种疾病,戒烟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疾病治疗,但烟瘾这种疾病又有不同于其他疾病的一些特点,这其中隐藏的道德与利益冲突显而易见。一者,这种疾病可以说是吸烟者主动获得的,一些烟民并非不知道吸烟之害,只是这种慢性疾病带来的负效应十分缓慢,但烟民却在吸烟过程中感受到了烟草带来的愉悦。这也是许多人不愿意戒烟的原因所在。我们在这里讨论戒烟的必要性,可是真正的烟民希望戒烟吗?如果他们对戒烟存在抵触,对大家的好意并不心领,“医保戒烟”又该如何起作用?

  此外,吸烟上瘾除了烟民的自动上钩之外,烟草行业的助推也是十分重要的原因。比如,今年选送评选中国科技进步奖的卷烟技术,使烟草行业近三年累计实现新增销售收入1735.74亿元,新增利税1421.8043亿元。加之,地方行政权力对烟草行业的保护,更让烟草行业气焰嚣张,不但从未对烟民作出过任何实质性的补偿,仅仅是在包装上加印警示图片也推三阻四。而“医保戒烟”恰恰是利用全民的力量为烟民服务,此举无疑是让社会为烟草行业带来的危害担责。问题的关键恰恰就在于,烟草行业对此毫无作为。

  正如有网友所言,不吸烟的人不但被迫吸二手烟,还要给吸烟者的健康买单。这是一种显而易见的不公平。眼下,控烟已势在必行,将戒烟纳入公共政策领域也实属必要。可再正当的理由也不能成为损害社会公平的借口。卫生部“医保戒烟”计划看似合情合理,实际上暴露出的是控烟力度的不到位的尴尬:都知道吸烟有害健康,但控烟力度不够只能将希望托付在戒烟之上,而保证戒烟执行又再次让公众掏腰包。不得不说,这是对控烟效果的莫大讽刺。

    在公共场所的每个角落,到处都能看到“吸烟有害健康”的字眼,它仿佛在时刻警告那些喜欢吸烟的人们,只要你吸一根烟,你的健康程度就少了几分。但这种提示不但没有起到警示作用,反而吸烟者呈现出越来越年轻化趋势,许多人在上中学时就已经开始吸烟。为了能够加强公民对吸烟危害的意识,日前,戒烟药被纳入医保。

  卫生部部长陈竺在出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策略研讨会”时表示,“将通过深化医改为控烟助力,逐步把戒烟咨询和药物纳入基本医保,基本药物目录也将添加相关药品。”而针对医保是否应该涵盖戒烟药品各界观点不一。

  有人认为,这有助于控制和缩减我国3.5亿的烟民规模;也有人认为,戒烟靠的是决心和定力,若用医保资金为烟民戒烟埋单,“有限的好钢没有用在刀刃上”。

  目前,中国有烟民3.5亿,5.4亿受到二手烟危害,100万人死于烟草相关疾病。戒烟药纳入基本药物目录,戒烟药参与医保,这的确能够推动我国控烟的“步伐”,但决不是控烟的最有效、最根本的办法。因此,将戒烟药纳入医保还不如为控烟立法,只有法律制度的完善,我国的烟民才能从根上杜绝。

  纵观世界GDP排名榜,位居前十位的国家中,只有我国目前还没有全国性的统一为控烟立法,已有的地方性控烟立法在内容上与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相比也存在较大的差距。

  目前世界经济排名第一的美国,其控烟法律已对烟草生产、包装、销售、宣传等各个阶段都进行了严格的限制甚至禁止。另外,法国、英国、西班牙、日本、德国、意大利、加拿大等国也纷纷在多年前出台了相应的控烟或禁烟法律、法规。对于向未成年人售烟的规定,美国早在19世纪就在其反烟立法中明确规定,禁止向未成年人售烟,违者将处以监禁、罚款。

  一些人士经过调查发现,上述国家的控烟举措对于国民经济收入没有产生任何负面影响,而对于吸烟人数和因吸烟所付出的社会医疗成本及火灾等间接经济损失在降低。

  显然,立法是逐步结束烟草危害,也是促进GDP绿色发展的强心剂。因此,我国不妨借鉴下其他国家为控烟立法的标准,研究并颁布一套控烟的具体措施,对于未成年人吸烟,不如来个发现后开除学籍等严格措施,除此以外,政府对烟草行业课以重税,在加上强化执法力度如同酒驾那样手段过硬后,将是治理吸烟危害人体健康的一剂猛药,也是控制吸烟最有效、最直接的措施。

    近日,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将通过深化医改为控烟助力,逐步把戒烟咨询和药物纳入基本医保。有人认为,这有助于控制和缩减我国3.5亿的烟民规模;也有人认为,戒烟靠的是决心和定力,若用医保资金为烟民戒烟埋单,“有限的好钢没有用在刀刃上”。对此有网友质疑,如果戒烟药入医保,主要受益者是“伟哥的消费者”。(据4月17日《广州日报》)

  戒烟对人体健康有利,这已是公众共识。但是,烟草依赖(烟瘾)是不是病?戒烟不成功是不是因为缺钱?公众却各有说法。因此,戒烟药物纳入基本医保引来争议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当然,戒烟咨询和药物纳入医保,有人埋单了,也许真能吸引部分烟民主动戒烟,对控制烟民规模起到积极的作用。但是,正如部分网民所担忧的那样,如果贸然将戒烟药物纳入基本医保,还存在几个疑问。

  首先是引发医疗公平问题的争议。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资金来源,包括职工个人缴纳的部分。那些悠哉游哉吞云吐雾的烟民,一边享受抽烟的“神仙感觉”,一边还要分享医保资金;而非烟民不但要遭受二手烟的毒害,还得为烟民的健康埋单。这显然有失公平,也让非烟民不满。

  第二个疑问是,戒烟药物入基本医保,是否有救缓不救急之嫌?当下,我国纳入基本医保的多为常见病,甚至很多民众无力承担的终身慢性病,如乙肝药物就未能纳入基本医保报销。更不要说一些直接关系性命、费用昂贵的“急病”了。目前市场上的戒烟药几乎只有三种,分别由三家国际制药巨头生产,无国产药可用。网友称戒烟者为“伟哥的消费者”也不是没有道理。医保资金有限,而戒烟显然不是当下最紧迫的公共医疗事务。如此救缓不救急,好钢不能用在刀刃上,实在有违“基本医疗”中“基本”二字的本义。

  更大的疑问在于,烟草依赖患者该如何界定,报销费用的范围如何评估?烟瘾大小,因人而异。是自称有烟瘾就可以接受治疗,还是已经因抽烟患病而强制戒烟?在费用上,根据目前的行情,服药戒烟一个疗程为半年,需3300元以上,费用不低。对戒烟者而言,怎样才算治愈?很多烟民戒后又抽、抽后又戒,甚至一辈子都处于“戒烟”的状态中,是否都可以无限制地报销费用?如何保证没有人以难以界定的烟瘾之名骗保?这些,显然需要一个合理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办法。

  赞成戒烟咨询和药物纳入基本医保的人,最大的理由是戒烟可预防很多疾病,使包括恶性肿瘤在内的大病发病率明显降低,而且很多欧美国家也将戒烟药物纳入了医保。但是,很多人忽略了一个基本的事实,那就是欧美国家将戒烟药物纳入医保的前提,是他们均对禁烟进行了严厉的立法。如美国、俄罗斯均有极为严厉的禁烟方面的专门法律,并得到很好地执行,比如向未成年人售烟,售货员将付出进监狱的代价。在美国,有约19%的大公司对抽烟的员工采取惩罚性措施,即抽烟的员工需缴纳双倍的医疗保险费用。如沃尔玛超市,抽烟员工需比不抽烟的员工每月多交纳178美元医疗保险费用。一些国家还对烟草征收极高的税,也在客观上起到了控烟的效果。

  在我国,至今没有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禁烟法。卫生部修订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去年5月1日起实施,对7大类室内公共场所全面禁烟,但实施近一年时间以来,几乎没什么效果。这个倡议书一样的“细则”,根本达不到禁烟的目的。严厉的禁烟法,可以最大程度控制烟民的数量增长,也可以缓解抽烟对国民健康带来的危险,并逐步结束烟草的危害。更重要的是,可以为“戒烟药物纳入医保”创建一个相对公平的法律环境。

  禁烟需要“大棒加胡萝卜”双管齐下,只有在严厉立法的前提下,一些烟民才能被迫丢下“烟枪”,禁烟才可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如此,在医保资金相对充裕的条件下,再将戒烟药物纳入医保,或许更符合现实情况。也才能让公众体会到基本医保政策急民之所急的公平性和正当性。

标签:   医保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