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通过微信平台提供新型社保缴纳服务,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公众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的缴纳、查询、咨询等服务。
当前保险诈骗犯罪的概况和特点
保险欺诈违法犯罪情况日趋严峻。据统计,保险欺诈行为主要涉及车险、意外险、健康险和农业保险,其中车险欺诈占比90%以上。从2016年全年情况来看,广西全行业排查保险赔案11万多件,发现可疑赔案1.1万件,涉案金额3.1亿元,减损挽损2.01亿元,后两项分别同比增长214%和125%。其中,公安机关共立案侦办13件,立案金额2257万元,同比增长768%。农业保险成为近年来欺诈案件新发领域,广西梧州市藤县近期发生的一起涉案金额约2000万元的公安部督办森林保险诈骗案,目前案件仍在侦办当中。
保险诈骗犯罪出现新特点。
一是出现隐蔽性较强的专业型欺诈犯罪团伙。犯罪团伙成员通常具备车辆构造和保险查勘定损专业知识,熟悉保险理赔工作流程,作案手法隐蔽,往往以车险虚假事故或扩大车辆损失冒充真实事故进行欺诈作案,作案时间长,涉及公司多,涉案金额大。比如,2015年法院判决多人犯诈骗罪,涉案356万元的柳州5家修理厂系列车险欺诈团伙,通过专业化分工进行了长期作案。
二是车险欺诈出现金额小数量多的情况。不法分子利用 “轻微财产损失道路交通事故快处快赔”机制,大量制造小额赔案进行欺诈,2016年,广西发现平均赔案金额在3千元左右的车险诈骗司法案件共4起,占车险类司法案件的28.6%。
三是欺诈分子内外勾结作案。不法分子勾结保险机构内部人员,操纵或假冒被保险人向保险公司报假案,并快速进行索赔、结案欺诈。如,2016年,某产险公司排查发现4名查勘定损人员与外部人员勾结,频频参与制作虚假车险赔案,经南宁市公安局立案侦办,4名嫌疑人已被刑事处理。四是电话、网络保险欺诈出现。不法分子利用保险电销、网销不见人、不见车的特点,先出险再投保,或购买巨额保险后制造虚假事故进行欺诈理赔。例如,2015年,广西梧州警保合作侦破了一起“先死亡,后投保”的互联网保险诈骗案,不法分子利用已死亡人员信息通过互联网购买保险,编造虚假材料诈骗10万元。
打击保险诈骗犯罪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法律威慑力存在不足。
外地创业者无法自己缴纳个人社保?离职跳槽者生怕社保断缴无法买房?自由职业者又怕因为没社保孩子上学受影响?这些问题无忧保统统给你解决,只需手机3分钟操作,保你社保不断缴,让你生活有依靠!了解详情请咨询: 40011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