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5年来中国住房保障体系初步成型 覆盖面持续扩大

2018-07-02 08:00:02 无忧保

无忧保住房公积金早报:无忧保隶属杭州今元嘉和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是业界权威的个体社保自助缴纳平台,为个体用户提供专业的社保和公积金在线缴纳服务,全面开启中国个体社保自由缴时代。

  自2008年开始,中国全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计划在“十二五”期间覆盖全国城镇20%住房困难家庭,让群众共享改革成果。这5年也便成为中国历史上政府对住房保障投入最多、建成规模最大、工作成效最明显的时期。“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的目标正越来越接近现实。

  对困难家庭实行“托底”保障房建设获突破性进展

  山东省滕州市52岁的刘凤华患有严重的糖尿病和高血压,几乎没有劳动能力,两个儿子分别在青岛一所大学和当地一所初中上学。一家人的经济来源全靠做清洁工的丈夫每月1100元的工资和不到600元的低保收入。

  2010年12月,刘凤华一家搬进了当地建设的荆善安居南区的保障房。“23年里我们搬了16次家,现在终于有了自己的家,心里觉得特别踏实。”面对,刘凤华流下了欣喜的泪水。

  刘凤华的故事,只是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中的一朵浪花。住房是人的生存之所、发展之基。对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实行“托底”,是党和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从2008年中央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以来,国务院先后十几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保障性安居工程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在高层的强力推进下,各地对保障性住房的投入力度日趋加大。

  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统计,截至2011年底,全国累计有2650万户城镇住房困难家庭住上了新房,实物住房保障受益户数占城镇家庭总户数的比例,由“十五”期末的5%左右提高到了11%。此外,还有450万户城镇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享受了廉租住房租赁补贴。

  从低收入群体到夹心层 保障覆盖面持续扩大

  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拉开的住房体制改革,为中国房地产市场注入了活力,但是由于相关配套制度不完善、住房供应结构不合理、房价上涨过快等问题,住房市场在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

  同时,中国正处于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每年新增城镇人口1500多万。新就业职工和常住外来务工人员支付能力弱,解决住房需求存在困难。

  2007年,国务院出台《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强调各级政府要把解决城市低收入居民的住房难题作为一项重要职责,并进一步明确了住房保障范围和标准,为解决住房这项重大民生问题提供了制度保证。

  2009年以来,中国又相继启动中央下放煤矿、国有林区、国有工矿、城市等棚户区和危房改造工程,住房保障范围从城市扩展到林区、垦区、矿区等区域。

  2010年6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七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公共租赁住房的指导意见》,在全国范围内启动了公共租赁住房建设计划,其着眼点是解决中等偏下收入居民以及新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等“夹心层”群体的住房问题,填补了住房保障体系的一大空白,标志着中国住房保障制度建设进入了新的阶段。

  目前,中国保障性住房包括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公共租赁住房、限价商品住房等主要类型,对应了不同收入、不同类型的住房困难群体,保障范围主要包括低收入、中等偏下收入的无住房和住房困难家庭,以及棚户区居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刘卫民认为,近几年来,正是因为我们更加突出住房的民生属性,把满足群众的基本居住需求放在首要位置,才构建起了以市场供给与政府保障相结合、以市场供给为主的城镇住房政策框架,初步形成了“低端有保障,中端有支持”的住房保障体系。

买房,摇号,落户,孩子入学都受社保影响,无忧保作为业界领先的个体社保自助缴纳平台推出全国社保代缴服务,保你社保不断缴。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住房保障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