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住房公积金早报:无忧保隶属杭州今元嘉和人力资源有限公司,是业界权威的个体社保自助缴纳平台,为个体用户提供专业的社保和公积金在线缴纳服务,全面开启中国个体社保自由缴时代。
纳税,对于很多人来说,只是工资条上一个一扫而过的数据。随便问一个“工薪族”:一年交了多少税?交了哪些税?税率是多少?一问三不知的占了绝大多数。
纳税对大多数中国人来说,是一笔不用自己操心的 糊涂账,而不是能力和财力体现的荣耀,更不意味着外国电影中底气十足的“我是纳税人!”的主人意识。
■糊里糊涂纳税
杭州某机关单位的公务员钟烨拿到5月份的工资条,看了看最后一项实际发放工资,瞥了眼住房公积金的数额,对于纳税一项则看也不看,就把工资条塞进抽屉。他自嘲地说:“三年多了也不知道交了什么税,扣的对不对。反正年收入不到12万,也不用申报个税,纳税就是一本糊涂账。”在现行的单位代扣代缴制度下,像钟烨这样对交纳个人所得税抱“事不关己”态度的人为数不少。
我国从1981年起开征个人所得税,不同于世界多数国家普遍实行的综合税制,而是采用了分类税制,征收范围涉及工资薪金、劳务、稿酬、个体户收入、承包收入、财产转让等11种收入,实行差别税率,普遍采取单位代扣代缴的方式。为了发挥个税对高收入者的调节作用,我国从2007年开始实行年所得超过12万元者需自行申报个税的方法。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新浪新闻中心联合实施的“在中国,纳税的感觉怎么样”的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受访者对自己都缴了什么税、需要缴什么税没有一个清楚的概念,只对最常见的几个税种耳熟能详。90%以上的人都知道自己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半数以上的人知道消费税。另外,也有将近一半的人知道契税、印花税、车船使用税和房地产税。
上述调查数据显示,83.4%的人感觉作为纳税人“亏”,只履行义务没行使权利;39.0%的纳税人很焦虑,我很想行使监督权利,但不知道怎么办;11.5%的人没感觉,反正交多交少都一样;只有8.4%的人觉得很光荣,纳税是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只有12.3%的受访者对纳税人的权益比较了解,其余87.7%的人则处于“完全不知道”和“知道一点点”的状态。那么有多少人行使过自己的权益呢?80%的人说,从来没行使过其中的任何一项。
■“糊涂”纳税人是怎样炼成的?
实际上,几乎人人都是纳税人。
如果你花100元买一件衣服,其中包含14.53元的增值税和1.45元的城建税。如果去餐馆吃饭,最后结账时不论付多少,你所付餐费的5.5%是营业税及城建税。假如你吸烟,那么所付的税更高,一包8元的香烟,其中大约4.70元是向国家缴的消费税、增值税和城建税。
我国税收的缴纳方式分为直接和间接征收两种方式,直接缴纳的税收如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等,间接征收的税如商品税等。所谓间接征税的方式,即税收是在我们购买和消费的时候,不知不觉地在价格中予以扣除的。那些公司企业“纳税大户”,不过是些“代扣代缴大户”,真正出钱的是最终消费者。间接税这种税制结构,不利于培养纳税人的尊严感和光荣感。
杭州某重点中学的教师罗先生认为,在教学中,对学生宣传的是“纳税光荣”,而在社会上,因纳税受表扬嘉奖的,往往是以单位企业的形式来体现,对于纳税人个体的嘉奖,也以高收入企业家、老板为主,真正的“纳税大户”——工薪层,竟成了“无名英雄”。
在所有的税种中,只有作为直接税的个人所得税,最能引起纳税人的“税痛”。但因为长期个人所得税实行代扣代缴,人们养成不操心的习惯性依赖,纳税意识较弱。
近年来,中国个人所得税收入持续快速增长,2006年超过2452亿元。公众对税款去向的了解,是作为纳税人应享有的权利。然而,由于缺乏相应的税收和财政资金使用的公开透明机制,人们除了从每年一次的人大会上可以了解到国家和当地财政收支情况外,“用之于民”的明细账人们往往无从知晓。我国的个税税负并不低,而相应的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尚未成型。人们质疑“高税收为何换不来高福利”?这自然导致公民纳税的被动。
此外,社会群体特别是一些税务征收部门对纳税人缺乏尊重也是造成这种“亏损感”的一大因素。有网民抱怨:“在中国,收税的是大爷,纳税的是孙子!”“我们纳税等于就是自己花钱找个人管自己,一点没有享受服务的感觉。”
■税改:明明白白缴税
杭州市源清中学教高二语文的郑老师保存着她2006年度的完税证明。今年3月底,郑老师收到杭州市地方税务局拱墅税务分局寄来的完税证明,告知她2006年度工资薪金所得实缴税款287.97元,并附有一张个人所得税征税项目一览表和一封给纳税人的信。
看着“完税证明”上“感谢您为祖国繁荣昌盛做出的贡献!”字样,郑老师很高兴:“收到完税证明,感觉作为一个纳税人的权利得到了尊重,感觉很自豪。”
完税证明作为纳税人履行纳税义务后的凭证,同时也是评价个人纳税信誉的证明。近年来,成为税务部门改革的着力点。在代扣代缴制度下,税务机关不直接接触纳税人,不掌握缴纳税款个人的明细情况,因此无法给每一个纳税人开具完税凭证。近年来,税务机关开始通过全员管理系统实行明细申报。
个人所得税在我国仅有26年历史,在这些年里,“公民供养政府”这一认识缓慢发育,至今还未达成全民共识。随着我国税制改革的进展,原有的代扣代缴的分类税制不适合时代发展的需要,也不利于提高纳税人的意识。而年收入12万自主申报方法的实施,正是启动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由现行的分类个税税制转向综合和分类相结合的个税税制。虽然这个初生的制度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但毕竟是从纳税的初级阶段向高级阶段的一个跨越。对于纳税人来说也是一场纳税意识的启蒙。 专家指出,税法的基本原则是“公平主义”,即实施普遍征税、量能负担、社会公平和“谁纳税,谁受益”的原则。政府除了在个税征收上继续抓好对高收入者监管外,还应利用纳税所创造的资源尽可能多地支持教育、医疗等公共领域,对低收入群体进一步减免税负,让民众真正在利益分配上享受平等的国民待遇。 此外,要建立诚信纳税的激励和约束机制。将个人所得税纳税申报义务履行情况作为个人信用评价体系的一项重要指标。以法规形式将个人纳税信用作为个人申请注册企业、担任企业负责人以及进入公共部门的必要条件。 ■良好的纳税环境:从一张发票开始 税收制度的完善是培养纳税人意识的根本,而营造良好的纳税环境是培养公民纳税意识的无形力量,这需要全社会的积极参与。 日前,走进位于杭州彭埠的麦德龙江干店,发现每件商品的价格标签上都清楚的标注出了税前和税后的价格。在购物结账时,收款机打印出的是一张A4纸大小的特制发票,上面罗列了持卡人、商品描述、包装说明、单价、数量、总额、税金金额等信息,清单细到对每箱矿泉水所装的瓶数也作了说明。如果你是一般纳税人,麦德龙还提供“增值税发票”。而且不管顾客要不要,收银员都会给发票,出口处有专门的服务员负责给发票盖章,没有发票就出不了门。 拿着大大的“透明发票”,在超市购物的周小姐很感慨:“国内的超市只有购物小票,价格也不区分税前和税后,笼统的价格使很多消费者买了单还误以为是企业在纳税。麦德龙通过这种方式,在日常消费中培养顾客的纳税人意识,营造纳税的氛围,值得国内的商家借鉴。” 良好的纳税环境需要商家和消费者的互相督促和营造。在现实生活中,除非要报销,很少有人会主动向商家索要发票,而国家税收正是通过人们忽略掉的一张张不起眼的发票大量流失的。杭州市民韩一枫有很自觉的督促纳税意识,到餐厅吃饭或坐出租车,宁可多等一会,也要索取发票。他说:“索要发票督促纳税,是举手之劳的事情。”无疑,像韩先生这样的公民是最受税务机关欢迎的纳税人。 (新华社谢云挺郑旭)
买房,摇号,落户,孩子入学都受社保影响,无忧保作为业界领先的个体社保自助缴纳平台推出全国社保代缴服务,保你社保不断缴。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