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社保中断有什么影响

2017-02-10 08:00:01 无忧保
社保中断有什么影响 社保中断缴费对养老、医疗保险待遇的享受肯定是有影响的。 先说养老保险,养老保险退休待遇是根据“多缴多得”的原则计发的,中断缴费期间不计缴费年限和个人账户,必然会影响将来养老待遇的高低,甚至养老金正常调整金额的多少。 再说医疗保险,从眼前看,中断缴纳医疗保险费,也就意味着停止享受医疗保险待遇,恢复缴费时不补缴或中断3个月后再补缴的,还要执行6个月的住院和门诊特定项目医疗费用“免付期”,而患病却是随时都可能发生的,按规定,中断缴费期间或“免付期”内发生的医疗费用只能由本人承担;从长远看,中断缴费还会影响合计缴费年限的长短,很可能造成到达退休年龄时不符合医疗保险最低缴费年限规定(男30年、女25年,其中实际缴费年限5-10年),从而影响到退休后医疗待遇的享受。 如社保中断了一时没找到工作怎么办? 办法:以灵活就业人员继续缴费,从而达到今后领取养老金待遇的条件。 缴费基数:一般以全省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统一以20%为缴费费率,其中8%划入个人账户,12%纳入统筹基金。 疑问:缴费20%,但是只有8%划入个人账户,万一没有满足领取养老金金待遇,其中划给统筹基金的12%还能不能还给灵活就业参保人? 答:对此,灵活就业参保人大可不必担心,灵活就业参保人万一达不到领取基本养老金条件,不得不终止养老保险关系的,除了一次性领取个人账户存储额之外,还可以享受一次性养老保险待遇。一次性养老保险待遇的计算方法为,缴费每满一年,发给一个月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按照这一方法计发,领取的一次性待遇总额与其缴费总额基本相当。也就是说,参保人不用担心赔本,不管怎样,社保局都会将参保人的老本还给你。 养老,究竟需要多少钱? 说到养老,自然先要了解一个人到底需要多少钱才“退”得起“休”?浦发银行石家庄分行个人金融管理部国际金融理财师(CFP)张巧芝为我们算了一笔账: 假设你在60岁退休,终老年龄80岁,基本生活费和医疗保健支出按月均消费1000元计算,即使不考虑通货膨胀,你也将需要1000×12×20=24万元的养老金。如果加上旅游、休闲支出按月均消费2000元计算,你将需要2000×12×20=48万元的养老金。 如果你身体很健康,生活也很美满,活到90岁、100岁,再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需要的养老金恐怕对很多人而言会是一个“天文数字”。 所以,养老问题不能小视,需尽早准备未雨绸缪。 养老,仅靠社保远不够 也许你会说“我单位有养老保险”是的,但熟悉的人都知道,社保体现的是社会公平原则,提供的是基本养老费用。张巧芝表示,单以收入在社会平均工资水平的人计算,基本养老金仅相当于退休前收入的50%左右,对于现在收入较高、个人养老金缴纳比例较低的白领而言,这个比例会更低。 “所以,如果希望退休后生活质量没有明显下降,光靠社保是远远不够的。”张巧芝说。女性理财网第三方理财师关红则表示,目前,我国的养老金目标替代率(即某年度新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除以同一年度在职职工的平均工资收入)约为58%。据预测,30年后,养老替代率达到30%是较理想状态。而要维持退休前的生活水平,替代率应至少达到70%。现在的中年人,除社保外,还有约40%养老金缺口。未雨绸缪及早进行养老规划,是非常必要的。 养老,我们究竟该靠谁? 曾几何时,“养儿防老”被国人奉为传统美德,然而,随着“421家庭”的潮涌,希冀子女养老越来越不现实。 退休后,谁来养你?要过有品质、有尊严的退休生活,我们究竟该怎么做?两位理财师表示,不管退休年龄是否推迟至65岁,个人都必须提前准备未雨绸缪,选择适合自己的养老理财方式。而储蓄、商业养老保险、基金定投等都是很好的选择。 储蓄 养老金的首要要求就是安全。储蓄的优势就在于安全性高、保本保息,且变现性强、存取方便,是风险偏好保守型人群养老首选方式。其缺点是无法抵御通货膨胀风险,若家庭金融资产全部是储蓄,长期面临的是购买力下降的货币贬值风险。单纯依靠储蓄养老,无法维持购买力,将来退休生活将大打折扣。 商业养老保险 关红认为,投保商业养老保险可作为养老金缺口的有效补充,因中途退保会损失,因此商业养老险有强制储蓄的作用,使工薪阶层能长期坚持储备养老金,做到专款专用。若选择具有分红功能的商业养老险,其复利增值作用,具有抵御通胀风险的作用。选择商业养老险时,应同时兼顾意外、健康险等保障类商业保险,以抵御人生中各种风险。 张巧芝表示,可以从30岁开始,每年用年收入的10-15%进行养老保险投资。许多保险公司都提供了灵活的领取方式, 可选择60岁退休时一次性领取,或选择每月领取,也能部分弥补退休后的养老金缺口。 基金定投 指定期定额投资基金。工薪阶层为储备足够的养老金,可采取长期定投股票型或指数型基金的方式。 关红表示,因为股票型或指数型基金是高风险基金,短期波动的风险较大,尤其对于在阶段性高点开始定投的投资者,在前一两年内可能大幅度亏损,这时有些人会中止定投,这样,实际就影响了理财目标的实现。长期基金定投是取得市场大概的平均收益,特点和优势是平摊风险、积少成多、复利增值,帮助工薪家庭实现长期的养老规划目标(资料显示,1983—2003年的20年间,美国股票基金年均收益率达10.3%。1990年12月至2006年12月期间,定投上证指数的年均收益率达约8.4%。因此,长期基金定投是能抵御通胀的养老方式)。 张巧芝表示,一般来说,投资于股票市场的收益率等于GDP的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和。据此计算,股票型基金的年平均收益率(这里讲的是“年平均收益率”,并不排除熊市时收益率为负的情况)大致为8%-12%。要达到 60岁100万元养老金的目标,按照8%的年投资回报率来计算,如果从22岁就开始准备的话,每个月只需拿出338元;如果到50岁才考虑的话,每个月的投入就增加到5466元,这就是复利的魅力。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