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工伤保险早报:
自2015年以来,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以构建“四个全覆盖”工作体系为抓手,坚持群众需求导向,按照“不变体制变机制”的原则,全面推进县司法局实战化和“局、所、站一体化”建设;实施基层基础建设365工程,加强基层实战平台、实战机制、实战路径创新,着力构建信息主导的实战机制;破解基层管理体制共性问题,推行“大窗口小机关”服务模式,推动勤务模式和服务机制转变,基层司法行政机关服务群众的实战能力明显提升。
如皋市司法局突出民意导向,坚持高点定位,推行标准服务,创新调解“四大体系”,先行先试取得了明显成效,使人民调解工作步入了法治化、规范化发展轨道,走出一条“如皋调解之路”。他们的经验做法值得借鉴。
“该纠纷当事人主体适格,代理人代理权限明确,纠纷事实客观存在,建议受理调解。”“为保证公平自愿、合法合理、勤勉高效地解决当事人之间的民事权利义务纠纷,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特声明如下……”翻开如皋市矛盾调处中心调解卷宗,细心地发现,案件受理、调解、归档等工作流程中增加了法治内审员审查把关环节,调解协议书后备注了所适用的法律、政策及道德规范……
“2015年是如皋大调解法治化基础建设年,分为基础建设、过程管控、效能提升等三步走。”如皋市司法局局长狄邦建告诉,为策应365工程,他们以推进法治建设、提升法治效能为目标,以大调解法治化引领、社会化参与、满意度评价为抓手,通过创新考评、实施、监督、保障等“四大体系”,强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覆盖,为建设“强富美高”新如皋创造安定和谐的环境。据统计,一年来该市共排查受理调处矛盾纠纷59326件,调处成功率达98.6%。如皋大调解法治化建设先进经验在全省推广,该市调处中心卢副主任作为江苏唯一代表参加第七届海峡论坛——两岸基层调解员座谈会,并作交流发言。
坚持法治导向,统一执业标准,规范的法治化考评体系初步建立
“自从出台《调解员职业行为规范》以来,我们的调解工作也变得有规可循,现在每个调解员都自觉地将9个应当6个不得落实到具体的调解过程和日常接待受理全过程。”如城街道调处中心专职调解员小冒对说。
自2015年以来,如皋市矛盾调处中心积极运用法治思维,着力完善对镇、村调解组织及专业对接调解组织的考核评价机制,以法治化考评引领组织建设规范化,提高调解组织法治化运行质态。该市调处中心副主任陈皞说:“为促进调解工作有序开展,我们对内部分工进一步细化,实现了调委会主任、调解员、法治内审员、信息平台操作员等考核指标的项目化、清单化,构建起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配合相互制约的工作机制。”
他们以法治化考评推进调解队伍职业化,为调解员统一配备调解小马甲和相关装备,通过装备规范引领业务建设,促进队伍正规化建设;编印下发《专职调解员“三化”建设文件汇编》,修订整理21个规范性文件,成为全省样本。去年,全省司法行政队伍“三化”建设现场会在如皋召开,推广该市专职人民调解员“三化”建设经验。
注重操作应用,提高法治水平,简便的法治化实施体系发挥效用
2015年10月,长江镇矛盾调处中心在涉企婚姻家庭矛盾纠纷专项排查化解行动中,发现某管桩企业运作异常:该企业与部分老员工改订劳动合同发生纠纷,甚至导致公司停产,纠纷涉及职工260多人。长江镇政法综治中心主任施国建告诉,了解到该纠纷焦点集中、涉及人数多、容易引发群体性事件之后,调解员立即向镇领导汇报,并组织综治、工会、劳动和社会保障局、企业调委会等成立专门调解工作组,开展联动调解。经过十多天的磋商,公司最终宣布废止新合同、职工待遇维持不变,职工权益得到保障后均复工上班,一场群体性事件被成功化解在萌芽状态。
如皋矛盾调处中心坚持在敏感时期、特殊时点实行“日排查零报告”制度,对影响社会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和重要信息定期开展分析研判。去年他们先后开展元旦、春节、“两会”、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大调解宣传月”等专项排查活动,形成了分析研判报告19份,预防群体性事件23起982人、民转刑案件4件5人、越级上访事件45件86人、纠纷激化2569起。2015年12月16日,省司法厅长柳玉祥在《如皋“三步走”开展调处工作,年内无一例涉企矛盾纠纷激化》信息上批示表扬:“如皋‘三步走’调处模式很好。”
常熟市司法局参观学习如皋大调解工作时,翻阅该市出台的《矛盾纠纷受理审查程序》《矛盾纠纷调处工作程序规范》《调解业务档案立卷归档办法》及镇村调解工作台账和卷宗样本等文件,忍不住竖起大拇指:“如皋调解工作的规范化水平真是越来越高!”
加强制度建设,注重法治效果,立体的法治化监督体系业已形成
如皋把调解工作纳入年度执法质量考评范畴,构建起人大、法律、内审、层级、舆论等“五位一体”监督网络,创新建立法治内审员制度,在全市选聘36名法治内审员,切实加强过程性法治审核。
63岁农民工老周在某纺织厂上班,因浆纱机烘筒爆炸受伤。目前虽伤愈出院,但因受伤严重,生活无法自理。其家人向纺织厂索赔,但厂方却表示,老周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只能按一般人身损害赔偿标准核算。双方僵持不下,来到了镇矛盾调处中心。经受理审查,调解员在事实清楚的情况下,抓住纠纷争议焦点。法治内审员小丁在调解环节审核时解释说:“根据最近司法解释,进城务工农民即使已超过法定退休年龄,只要与企业存在事实劳动关系、符合工伤认定的情形,也要按工伤赔偿标准执行。”为此,调解员按照这一法律规定分头做厂方和老周家人的思想工作。最终促使厂方按工伤保险条例相关规定给予赔偿,圆满化解了这起纠纷。
适应时代需求,加强法治保障,有力的法治化保障体系深入人心
“如果您遇到矛盾纠纷可以找大调解,我们在市、镇、村及企事业单位均设有调解组织,为您提供免费的调解服务。”2015年5月28日,在如皋安定广场,“大调解宣传月”服务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调解员小杨正在热情地为市民提供法律咨询。
自去年以来,如皋市先后集中开展“法润雉水·春风行动”“德法同行”和“大调解宣传月”等系列活动,通过张挂标语、街面宣传、入户走访等方式,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服务,使“有警情打110,有纠纷找大调解”的理念被基层群众广泛接受。
2015年10月,如皋市成立人民调解协会,大调解法治化建设的体制机制不断完善。他们创新推行调解员专业知识学分制考核和职称评聘制度,加强后备人才培养,全市1971名调解员持证上岗,77名调解员获得初级调解师资格。为强化经费保障,激发大调解法治化建设的内生动力,他们全面构建专职调解员“基础补贴+个案补贴+奖励”的职业保障机制,推动政府购买调解服务,落实个案补贴。城北街道庆余社区调解员老李说:“我原来是村里退休干部,从事调解工作已经四年,每年调解纠纷100多起,村里和镇上一年补贴五六千元,现在多了调解个案补贴,干调解工作也更起劲了。”本报郑弋本报通讯员卢延林徐慧敏
买房,摇号,落户,孩子入学都受社保影响,无忧保作为业界领先的个体社保自助缴纳平台推出全国社保代缴服务,保你社保不断缴。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