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劳工保障早报:近年来,湖北省保康县养老保险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养老保险工作,众人划桨开起养老保险这只大船,他们迎着改革的浪潮,克难奋进,开拓创新,团结拼搏,养老保险工作在全市乃至全省打造出许多新亮点。该县乡镇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实行统发、村支书记参加养老保险、马桥中坪村农民参加养老保险这些在全省都率先迈出了第一步。
率先迈出乡镇事业单位基本养老金实行统发的第一步
保康县从1997年11月开始实行事业单位养老保险统筹,按鄂政发[1995]138号文件的规定,待遇拨付实行先缴后拨,对单位不对个人。乡镇参加养老保险统筹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因待遇得不到落实不断上访的问题由个性转为普遍,严重影响了离退休人员基本生活。
社保局长将此事写成专题汇报,引起了该县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2002年7月,分管养老保险的县长亲自到乡镇走访调研,回来后立即召开政府办公会,决定把乡镇七站八所的养老保险统筹纳入税费改革议事日程,根据保政发[2002]27号文件精神,保康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和财政局出台保劳社字[2003]1号、2号文件,纳入单位包括乡镇文化站、广播站、农技站、兽医站、城建办、水电管理站及乡镇卫生院;纳入人数:在职856人,离退休161人。发放标准是根据《湖北省机关事业单位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方案》的规定,发放标准按统筹项目发放。明确要求从2003年1月起乡镇七站八所由单位交纳部分的养老金实行财政转移支付,由财政代扣代缴,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直接从农行和乡镇邮局实行直发。这一重大决策得到了全县参保单位和离退休人员的拥护。
养老金实行直发成为该县最激动人心的大喜事,2003年元月正赶上这一年过春节,离退休人员奔走相告。乡镇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凭一张存折就可到农行和乡镇邮政领到了属于自己养老金了。此举杜绝了乡镇事业单位不能按时足额发放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现象,确保了离退休人员的基本生活按时足额发放。在襄樊市乃至全省开创了乡镇参加养老保险统筹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直接由银行和乡镇邮政实行统发先例。
率先迈出村支书记参加养老保险的第一步
保康县是襄樊市唯一的全山区县,也是全省扶贫开发重点县,全县辖11个镇,总面积3225平方公里,257个村,总人口3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达23万人之多。近年来,随着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推进,农业税、三提五统被取消,导致部分村干部认为报酬低且无保障,在位混日子、中途撂担子、辞官务工经商等问题日益凸现,导致村干部进无盼头、干无动力、退无保障。
针对这种情况,2007年初,保康县委、县政府结合本县实际,制定了《保康县村党组织书记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在全市率先建立和推行了一个符合农村实际的县、乡两级财政和个人分担保费的基本养老保障机制。《办法》规定:凡男未满60周岁,女未满55周岁,现任农村党支部书记都可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其缴费基数按照襄樊市上年度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确定,缴费比例为28%,县、乡两级财政各负担10%,个人缴纳8%,个人缴纳部分计入个人账户。对参保人员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缴费年限满15年及以上并且按时足额缴费的,可以办理退休手续,按月领取养老金。对参保人员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5年的,经本人申请,可向后延长缴费,但最长不超过5年。若延长5年缴费后,缴费年限仍不满15年的,将其个人帐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终止养老保险关系。
该县按照《保康县村党组织书记基本养老保险试行办法》,从2007年一月将全县257名村支部书记纳入养老保险范围,村干部养老保险纳入了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农村党支部书记养老保险工作的全面铺开,带来了农村面貌的巨大变化。一是稳定了农村干部队伍;二是激发了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三是巩固和加强了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四是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公益事业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
建立和推行县、乡两级财政和个人分担保费的基本养老保障机制以后,村干部得以老有所养,生活无后顾之忧,由过去我不想当村干部转变为现在我要当村干部,极大地调动了村干部的积极性,农村基层组织获得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基本养老保障机制的建立,带动了一大批农村党员干部争做为民服务模范,争当双建双带标兵,争创一流业绩,该县先后涌现出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全省十佳村党组织书记孙开林,全市十佳村党组织书记黄立杰等一大批先进典型。
实践证明,推行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这种科学决策,是解决村干部后顾之忧的有效途径。它不仅扩大了社会保险覆盖面,而且还有助稳定村干部队伍,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有效地激发了农村基层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内在动力,同时也为该县加快新农村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注入了无限生机。保康县委、县政府从实际出发,趟出一条成功路,为村干部的切身利益着想,打破政策界限,在全省率先对村干部实行养老保险,并将其纳入湖北省社会保障体系,这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在农村的新探索。
率先迈出为农民缴纳养老保险的第一步
近几年,保康县社保扩面工作以参保企业抓漏保,未保企业抓参保,灵活就业抓续保,个体人员尽早保为主要方法,抓住工作重点,开展扩面攻坚。由于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此项工作,扩面工作逐步发生了四个转变。即:由被动适应性的扩面征缴转变为积极主动地开展扩面征缴;由社保经办机构单打一的扩面征缴转变为向社区和乡镇延伸,全方位多层次开展扩面征缴;由注重扩面数量转变为数量与质量并重,进一步优化了扩面结构;由以公有制企业职工扩面为主转变为以民营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灵活就业人员和经济强村扩面为重点。
2008年新年伊始,从保康这个大山深处传出一个爆炸性的新闻,社会保险局准备将马桥镇中坪村由村民组建的葛业股份有限公司整体纳入城镇企业养老保险范畴。从2008年1月1日起,中坪村将用集体经济积累的资金出资近1400万元为该公司年未满60岁的职工缴纳社会养老保险。这消息很快像移动公司的短信息一样,在大山深处的村寨迅速传播开来。
很多人听到这个信息时有些不敢相信,城里的养老保险还没有完全普及呢,至少在湖北还没有听说有农村为农民缴纳养老保险的先例,政策允许吗?中坪可是3600多人的大村,这是多大一笔钱呀?社保局是怎样撬开村党委书记黄立杰这个闷葫芦、人称黄铁匠得呢?社保局真会扩面呀!
熟不知,社保局将中坪村整体纳入城镇企业养老保险范畴是经过深思熟虑的:目前中坪村是在走强村富民之路,那么十年、二十年后,村民的根本问题养老是否能得到真正解决?大胆设想能否将中坪村纳入城镇企业养老保险范畴?2007年11月带着这些问题社保局主要负责人一方面向县委、县政府汇报,一方面亲自带领养老保险业务经办人员到中坪村考察,并将中坪村的情况掌握的清清楚楚:该村位于神农架下湖北省保康县马桥镇西北部,全村9个村民小组976户3594口人。该村正充分挖掘资源优势,促进农民增收。2007年村集体固定资产已达2亿元,工农业总产值7201万元,完成国家税收500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5500元,九年义务教育普及率100%,人人享有初级卫生保健,全村有80%的农户在规划区内建起了小洋楼,是保康县十强村之一。考察后社保局充分相信中坪村有这个实力参加养老保险。 开弓没有回头箭。社保局主要负责人想既然打开了自己思想这扇门,就必须撬开村党委书记黄立杰决策这扇窗。于是,2007年年底他再次来到中坪村,亲自找黄书记座谈,宣传养老保险政策,算帐给黄书记听。黄书记回音:可以考虑。大家都理解中坪村黄书记这个家难当,上有马桥镇党委、政府领导,下有近四千号老百姓盯着,搞养老保险可不是个小数子,村民的家要当好,黄书记需慎重考虑。2008年2月,社保局终于撬开了村党委书记黄立杰决策这扇窗。
社保局立即行动,成立中坪村养老保险测算专班负责养老保险政策宣传、解释、摸底和测算工作。
2008年3月养老保险政策宣传单发放到村民手中,4月养老保险整体测算结束,6月办理养老保险基金结算手续,7月即为村民办理养老金和基础数据入户手续。
2008年9月4日,社保局在马桥镇中坪村隆重召开村民养老保险大会。这天937名村民高兴地领到了县社会保险局发放的《养老保险手册》,其中70名已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村民拿到了《养老金社发证》,从此这70名村民每月可直接在马桥邮电支局领取养老金了。
为村民缴纳社会保险中坪村成为湖北省第一家。
近年来,保康县众人划桨开起的养老保险这只大船,因地制宜他们重实际、讲科学、谋发展,养老保险工作等创出一个个惊人的奇迹。截止2010年6月创造了当年养老保险基金征收达4590万元的好成绩、基金滚存节余达5980万元的高记录,保证了全县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