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劳工保障早报:2012年以来,浙江省建立健全裁审衔接工作机制,取得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
2012年以来,全省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机构共处理争议案件58万件,涉及劳动者90万人,其中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办结25万件,仲裁调解率达73%,88%的案件终结在调解仲裁阶段。今年1-11月,仲裁机构处理案件4.6万件,终局裁决率42%,仲裁终结率和裁审一致率达85%。目前,全省劳动人事争议案件处理呈现“两升两降”态势,仲裁终结率和裁审一致率显著提升,不服仲裁裁决起诉率和仲裁案件申请执行率逐步下降。
以“零距离”为目标 强化沟通协调机制
浙江省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全省大部分仲裁机构与人民法院每年定期或不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及时通报争议处理最新法规政策,共同研究分析新情况新问题、沟通法律适用标准等。
部分地市仲裁机构与人民法院深入基层,共同查找疑难复杂或裁审不一致的问题,提交联席会议讨论。
他们联合开展多种形式的普法活动和业务培训。省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与省高院民一庭共同发布《浙江省劳动争议仲裁与审判白皮书》和十大典型案例。宁波市连续举办三届劳动争议预防与治理论坛,邀请法官讲解源头治理与风险防范。
以“零差别”为目标 形成裁审标准统一机制
浙江省以指导意见和会议纪要等形式统一法律适用标准。浙江省仲裁委与省高院每年定期召开研讨会,由省市县三级仲裁员与法官参加,对重点问题进行深入讨论。
2013年至2016年,浙江省仲裁院与省高院民一庭每年联合出台《关于劳动争议案件处理若干问题的解答》,就劳动合同履行、解除、终止过程中发生的60余个疑难典型问题,明晰裁审标准。
对重大群体性欠薪案件等社会影响重大的案件,仲裁机构在处理过程中及时与人民法院沟通,共同研究法律适用等问题。
部分地区定期开展案件回访,有针对性地分析解决造成裁审不一致的原因。杭州等地建立案件信息反馈机制,人民法院定期将案件处理文书反馈仲裁机构,方便仲裁员跟踪案件诉讼情况。2016年,杭州市劳动人事争议裁审一致率达95%。
以“零缝隙”为目标 完善协同办案机制
在浙江省,各地仲裁机构与人民法院建立完善立案审查监督机制。人民法院在立案中发现仲裁阶段无正当理由未立案、逾期未受理未裁决等情形,及时向仲裁机构反馈;仲裁机构认真核查并及时处理或向人民法院说明情况。他们通过地方立法,规范财产保全、先予执行、人民法院衔接受理制度。2016年以来,仲裁机构受理财产保全申请并移送人民法院执行的案件达300多件。
此外,仲裁机构与人民法院加强联动,协同化解纠纷。仲裁员与经办法官建立了微信群、QQ群,对办案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时交流讨论。
日常工作中,各级人社部门也积极联系同级人民法院,邀请法官参加平时的工作会议和活动,以便更好建立互信关系,交流工作。
以“零障碍”为目标 健全信息化保障机制
浙江省充分发挥“互联网+仲裁+诉讼”优势,不断创新沟通渠道,打造信息交流平台、网上办案平台、系统衔接平台,提升案件处理质量和效率。
目前,浙江省人社厅与省高院正联合开发劳动人事争议裁审数据交换平台,可实现案件处理情况即时互通和数据共享,大大减少信息的重复录入和文书传递的资源浪费,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同时,全省调解仲裁信息系统和网络服务平台主动对接省综治委、省高院开发的在线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为当事人维权提供更方便路径。
在利用互联网方面,一些地区的做法也颇具有代表性。温州市仲裁机构和人民法院适时选取典型案件,通过网络同步直播方式播送庭审实况,组织仲裁员、法官观摩学习。省仲裁院与杭州互联网法院建立沟通交流与合作机制,学习吸收“互联网法院”先进经验,不断增强“互联网+调解仲裁”服务系统的可操作性。
无忧保遵循市场规则,响应政策号召,努力充当个体社保强力推手,解决个体用户社保及公积金咨询、缴纳、转移、手续代办等需求,并做好代理商招募、选拔和运营工作,发挥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保障个体社保权益,努力实现让人人拥有安定的未来的使命。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