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劳工保障早报:新建区仲裁院以打造仲裁品牌亮点,争创省级示范仲裁院,助推人社十大项目为目标,不断创新调裁工作举措,打造多层次调解方式,化解劳动争议,为经济社会发展保驾护航。
一是推动成立新建区首个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室”。2017年3月24日上午,新建区首个在企业内部设立,由政府部门全程指导并安排业务骨干协助参与具体工作的基层非官方调解组织——“中再生劳动争议调解室”成立,其主要负责调解企业内劳动者之间、劳动者与企业间涉及劳动权益的纠纷;也通过调解工作宣传法律、法规、规章和制度,宣传厂规、厂纪,教育企业员工遵纪守法,遵守劳动纪律、尊重社会公德;同时向企业领导反映企业内劳动争议及调解工作的情况,反映员工的意见、要求和建议;并加强与区仲裁院、企业所在地的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的沟通联系,及时反映和处置相关情况。调解室内调解标识、名称、工作职责、工作程序、调解人员构成及行为规范等均上墙予以公示。中再生调解室的成立,不仅增强扩容了该区劳动争议及时调解的能力,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同时也将区人社局实施“十大项目”中“党建+和谐劳资”化为生动的社会实践,更践行了省市要求的“调裁并重、调解优先”,进一步提升了该区劳动争议调裁的社会公信度和人民满意度。目前,已有多家有条件、有需求的企业表示有意向成立企业调解组织。
二是及时向涉案单位发放《仲裁建议书》。为有效预防和减少该区劳动争议,实现仲裁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的统一,区仲裁委对部分劳动争议频出或出现重大集体劳动争议的涉案单位发放《仲裁建议书》,在《仲裁建议书》中明确涉案单位存在的问题及隐患,主动进行法律释明和仲裁风险提示,并提出改进建议。2017年5月3日,区仲裁委对辖区内近期多发劳动争议的某资源开发有限公司发放了《仲裁建议书》,引导被建议单位规范用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三是完善调解协议文书置换工作。经与省、市仲裁院沟通,该区着重完善了基层调解组织与区仲裁院调解文书置换工作,调解协议的文书置换是树立基层调解组织公信力的“法宝”,新建区仲裁院与工业园区劳动争议调解中心紧密沟通,并于2017年年初尝试开展调解文书置换工作,程序简便、效果显著,目前准备在乡镇及企业调解组织中大力宣传推行。
四是加大调解力度,试水“长桌”调审模式。为减轻当事人诉累,增加劳动争议调解力度,新建区仲裁院创新工作方式,自2017年3月开始,开展立案前来访登记调解工作,有情况登记和跟踪反馈,目前共登记10件涉及34人,已妥处8件涉及28人。同时,对调解意向明显的案件,在庭前开展调解工作,虽时常延长庭审工作人员的就餐和下班时间,但赢得了当事人的肯定,易于形成和谐的调解气氛,社会效果显著。
五是开展上门联合调解工作。2017年4月13日下午,新建区仲裁院派出仲裁员与工业园区调解中心、司法所工作人员一道深入工业二路某企业开展上门联合调解工作,经过协商,双方达成协议并签订书面协议书,赔偿金额3万元已于4月18日赔付给申诉人。
2017年1月至4月底,新建区仲裁院受理劳动争议案件85件,共计审理案件81件,均已按期全部办结,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达73.1万余元,仲裁结案率达95.2%,调解结案率达82.7%。
无忧保遵循市场规则,响应政策号召,努力充当个体社保强力推手,解决个体用户社保及公积金咨询、缴纳、转移、手续代办等需求,并做好代理商招募、选拔和运营工作,发挥企业应有的社会责任,保障个体社保权益,努力实现让人人拥有安定的未来的使命。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