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社保
聂日明:重提中国经济“微刺激”不如减征社保


【导读】: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经济数据,G D P增加7.4%,比前值7.7%低,比市场预期要高。3月份进出口同时较大幅度下滑,进口下滑幅度超过10%,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仅5.4%,远低于G D P增速。经济下行趋势已经实实在在地体现出来了。
4月16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一季度经济数据,G D P增加7.4%,比前值7.7%低,比市场预期要高。3月份进出口同时较大幅度下滑,进口下滑幅度超过10%,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仅5.4%,远低于G D P增速。经济下行趋势已经实实在在地体现出来了。
本届政府强调经济结构调整、去杠杆的重要性,明确可以牺牲一定的经济增长来推进改革。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也提出可以容忍经济增长在7.5%上下有一定的波动,但他仍然担心可能面临的就业形势恶化。经济繁荣的时候,经济对劳动力需求旺盛,此处待遇不好,自有下家可去。经济下行时,工作机会少,劳动者对工资、社保也会分外较真,但企业也会陷入经营困难,劳资冲突势必不可避免。
因此,最近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中,政府推出三项政策:暂免征小微企业的两种税、加快铁路建设投资以及棚户区改造,旨在刺激经济,被称为“微刺激”。不仅是总理,社会各界已经开始体会到经济衰退的压力,这些最终都要反映到企业的经营压力上,抑制甚至削减工人工资,减招、停招或者裁减工人也将会出现。问题是,中国现在的低端劳动力成本已经进入快速上涨通道,劳动力不可能接受降薪,并且对福利等方面的待遇也开始斤斤计较起来。
一面是用工成本高企、企业生存艰难,一面是市场前景黯淡、外部环境不佳,秉承“不刺激、促改革”理念的政府是否真的没有可作为的地方?显然不是。
近几年工人抗议工资低、企业欠缴社保,越发成为常态,频频出现,尤其表现在劳动密集型企业。对于制造业来说,上涨过快的用工成本已经将它们逼入亏损经营境地。东莞市养老保险单位缴费为14%,以2013年最低缴纳基数计算,已经高达3亿,按全省社会平均工资计算,则超过9亿,而裕元一年的营收尚且不超过500亿。
劳动力综合成本的上涨,促使裕元的母公司开始将大陆的生产线向东南亚转移,此前未依法足额缴纳的社保无法补缴,只能够从本月开始给工人足额缴纳社保。广东省近年也在尽力调低社保缴纳基数和比例,但社保缴纳总量仍然过高,难以扭转局面。这种局面在上海、北京更为严重,单位缴纳的养老一度高达22%。
抛开外部环境不谈,用工成本过高,已经成为企业经营的最大障碍,不断攀升的社保缴费是企业经营的最大压力。这尤其体现在低端劳动力,在京沪等地,社保不仅比例高,单位负担近45%的缴费比率,基数也高,远远高于最低工资,甚至会出现单位缴纳的社保高过工人到手的工资的现象。2014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收入37667亿元,比上年增长9.1%,相当于2013年全国财政收入的30%。说到底,是政府从企业和劳动者手里拿得太多,所以企业觉得成本太高,而工人也觉得所得甚少。
政府征收较高的社保主要支付已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弥补社保赤字,但较高的企业经营成本,会迫使资本从实体经济(尤其是劳动密集型行业)中退出,重创就业市场,进一步恶化经济衰退的趋势。近年来上海等地政府已经意识到这个问题,降低社保缴纳比率,社保基数增幅也有所放缓。但这还不够,政府应该有更积极的减征社保举措来减轻企业负担,企业扩大利润的同时,也将带来更多就业,这或许是比微刺激更好的“刺激”政策。
(作者系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