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什么是养老金替代率54%?

2016-09-28 17:25:06 无忧保

4/10——老龄人口比例

未来20年,老龄人口的年均增长率将超过3%.到2050年,中国的老龄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人口老龄化水平将超过30%.形象地说,如今每10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而40年后,每10人中,老年人的数量可能会达到4个。当现在的劳动者步入老年时,他们的下一代未必有足够的生产力去支撑更为庞大的养老支出。可以说,养老危机关系到每个人。

100万元——长寿隐忧

我国人口的预期寿命从20世纪50年代的平均40岁到目前的73岁;未来20年,将接近80岁;到2050年更有希望达到85岁。活得越久养老生活的花费自然越高,即使消费能力比不上工作的时候,花钱的时间却越拉越长。以60岁退休计算,如果活到80岁,在不考虑通胀加剧、物价水平提高、预期寿命延长等因素的情况下,保持每月3000元的花销,至少需要72万元。如果退休年龄提前,或是寿命超过80岁,或是物价上涨,这笔费用还将进一步增加,自然会“轻松超越100万元”。

20万元——老年医疗开支

卫生部的资料显示,我国城市老龄人口中,有2/3的人受到各种疾病的困扰,其中更有一半以上的人还不同程度患有超过2~3种慢性疾病及伴随的并发症。全国各级综合医院门诊病人人均医疗费用从1995年的每次39.9元上升至2010年的每次166.8元,平均每年上涨10%.全国各级综合医院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也在快速增长,1995年时为每次1 667.8元,2010年达到了每次6 193.9元,三级医院的住院病人人均医疗费用更达到了每次10 442.4元。

如今,病人的烦恼不再是“久病无良医”,而成了“久病没钱治”。由于未来社会医疗保险承担比例并不确定,加上许多进口药物、诊疗仪器不在医保范围内,潜在的这笔医疗费用还要靠自己储备。根据目前医疗费用保守估计,一个人退休后的医疗开支至少需要20万元。

4%——长期通胀率

2007~2010近4年间,我国CPI年度增幅分别为4.8%、5.9%、–0.7%、3.3%.进入2011年以来,我国CPI再次“发力”。随着我国经济逐步趋于平稳的发展走势来看,高通胀并非未来常态,但适度通胀肯定是存在的。以1997~2010年间的平均通胀率为基础,未来年均通胀率估计在3%~4%左右。不过,即便再低的通胀率也都会造成未来“钱不值钱”的情况。换言之,现在可以花100元买到的东西,在二三十年后可能就要花上3~4倍的价格。这使得通胀成了养老储备不得不应对的难题。因为现在存再多的钱,将来都可能不值钱。

10%——投资收益

为抗通胀,我们想到了投资。保值、增值是每个投资者的期望。不过,人们在投资过程中,往往不容易坚持到底,可这一想法并不可取。以上证A股为例,1990~2010年的20年间,上证指数从127.61点上升到2808.08点。可见,即使市场短期波动剧烈,但长期向上的走势还是值得期待的。如果我们分开投资,选择股市、基金、债券等多种渠道,并随着行情变化及时调整配置比例,坚持5年以上,年均10%的收益率并不难实现。根据投资的“七二法则”,大约7年资产就能翻倍,15年就能翻两番了。

社保养老金是一份退休福利,这里的54%是指我国之前确定的养老金替代率的目标。养老金替代率即退休后收入与工作时收入的比值。由此可见,大多数人退休后的收入比不过在职时。为了保持同样的生活水平、医疗条件等,就需要个人另行储备了。此外,由于现在的在职员工正处于人口高峰期,负担着已退休人员的社保养老金,而一旦这一庞大的队伍面临退休,后辈的压力将是难以想象的。独生子女家庭的增多,使子女不得不独自承担更多长辈的养老责任,到时候这一社保养老金替代率能否实现是个未知数。

2.5%——商业养老险预定利率

经过专家的计算,商业养老保险的回报率一般徘徊在2.5%,这是我国长期人身保险规定的预定利率上限。商业养老险只能作为家庭资产配置的一部分,以养老资金缺口为出发点,倒着推算一下需要的保额、年缴保费等,再决定具体投保额度会比较稳妥。

来自网络

标签:   养老金替代率养老养老金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