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社保好声音:应认真解决失能老人养老难问题


我国人口老龄化已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3年 《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蓝皮书指出,截至目前,我国老年人口数量突破2亿人大关,占全国总人口的14.8%,将每年增长100万人。失能老人有3750万人,比2011年底增加400万人。如何解决好他们的日常照料和护理问题,不仅牵涉到每一位失能老人和他们的家庭,也是牵涉我国社会稳定、和谐的大事。 今年两会上,来自农工民主党的全国政协委员、宁夏医科大学副校长戴秀英非常关注这个问题。她对记者说: “我是连续3届的政协委员了,一直非常关注老龄化问题,这方面的提案也很多。这次我主要关注失能老人的养老保障问题。一个家庭出现失能老人时,这个家庭马上会面临巨大的困难。医院不接收失能老人、养老机构进不去,现在有几千万家庭被失能老人的护理问题所困扰。我国是世界上失能老人数量最多的国家,面临照护服务的压力超过世界上任何国家。” 戴秀英委员认为,我国失能老人服务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社会照料制度与服务空白,缺乏护理重度残疾失能老人的服务。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业仍然是传统的养老服务方式,居家养老主要依赖于保姆服务。护理型养老院不仅数量少、养老护理员严重不足,而且尚未建立失能老人护理津贴制度。 为此,她建议: “强化政府责任,加大财政投入,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长期照料服务体系。内容包括,建立相应的管理和监督机构,负责统筹规划和指导长期照料服务事业的发展;尽快开展政府扶持下的长期照料商业保险;探索建立长期照料社会保险;鼓励社会力量兴办为老社会服务机构,为失能老人提供专业化、规范化的长期照料服务。构建以老年长期照护服务体系为核心的社会政策制度体系和法律体系。重新整合现有的各种卫生和福利社会资源,向需要长期照护服务的老年人倾斜。建立一个从家庭到养老机构,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到医院的连续照护体系,以实现老年人长期社会照护制度化、体系化、职业化、社会化和法律化。建立失能老人护理津贴制度。对于低收入的高龄、独居、失能等困难老年人,经过评估,采取政府补贴的形式,为他们入住养老机构或者接受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提供支持。”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