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8年建成覆盖全人群的社保体系 含5项保险 6日上午,北京市委宣传部、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北京市委讲师团和东城区委联合举办了北京市第十场“聚焦改革 情系民生”系列政策报告会。北京市人力社保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陈蓓介绍了北京市社保状况,她表示,北京用28年时间形成了覆盖全人群的社会保险体系,包括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五项。
通过改革,北京用了28年时间形成覆盖全人群的社会保险体系。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低到高,从制度的覆盖向人群的覆盖,实施相应的工作转移。
陈蓓说,北京的养老保险建立轨迹从1992年开始探索,从社会统筹变成了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从1992开始缴纳的人就有缴费记录,算我们的缴费年限不是以你在企业招工存在为主。”
陈蓓介绍,北京的养老保险是四位一体的养老保障体系,包括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养老保险、老年人福利养老金和机关事业单位退休费保障体系。职工养老保险实行的个人帐户与社会统筹相结合,缴费比例比较高。养老保险,企业的缴费现在占到工资总额的20%,个人缴费占到个人工资总额的8%,这个比例相当之高。
目前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已实现城乡居民的统筹。“这个保险制度实现的是财政补贴加个人帐户相应的管理办法。它所实施的是年度缴费,就是城乡居民一年交一次费。按年度缴费完之后,采取基础养老金和个人帐户养老金结合的计发办法,这也是居民养老保险的模式特征。”陈蓓说。
福利养老金就是在建立居民养老保险制前已经达到退休年龄的老年人,就从公共财政之中拿出资金保障老年人的给付,这里包括农村的老年人,包括城镇的老年人。换句话说,就是原来从来没有工作过,在改革之前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老同志,可以按月领取到现在目前的标准是350元的福利养老金。老两口没有工作就拿到700元,这是农村和城镇老年人拿到的福利保障,这可以说在社会经济发展之中,老年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