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男女同龄退休政策最新消息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深化改革给妇女发展带来了重大机遇,开辟了全新空间,无论是创业就业还是社会生活都将迎来新的前景,同时也应看到对妇女发展的挑战。认真研究、深刻理解、准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与妇女发展的关系,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推动改革、分享成果是当前摆在妇联组织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报从今日起开设全面深化改革与妇女发展栏目,就广大妇女自身发展中的需求与关切的民生问题,采访相关领域的权威专家进行解读。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要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受到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对这一政策将如何亮相的推测和建议也层出不穷。 何为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这一政策将如何影响老百姓未来的工作和生活?呼吁了很久的男女同龄退休政策又将何去何从?本报小编采访了多位专家对这些问题进行解读。 渐进式退休需小步渐进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郑功成教授认为,延迟退休是一个需要长期渐进的过程。在他看来,《决定》提出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是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后作出的战略选择。他分析,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在延长自己的人生工作周期,同时我国劳动力供给总量也已越过顶峰开始逐年减少,未来这一态势将会持续,20年后出现劳动力供给不足将是难以避免的事实。 无论如何,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必将是大势所趋。如何体现渐进式,引发多方讨论。 郑功成强调,延迟退休应坚持小步渐进而不是大步急进,即每年延长2~6个月的工作时间,经过30年左右的推进,实现男女65岁同龄退休。 渐进式三个字令中华女子学院法律系教授刘明辉想起人社部2008年提出的退休方案:女职工从2010年开始,男职工从2015年开始,采取小步渐进的方式,每3年延迟1岁,逐步将法定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刘明辉从这种先延女,后延男的思路中看到了希望的曙光。 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保障研究中心副主任潘锦棠说,虽然《决定》提出研究制定这一政策,但具体方案都还没有出台。退休年龄肯定会延长,但政策什么时候实施,延迟到多少岁,男女是不是同龄退休,这都有待商榷。而相关调研工作都还尚未展开。 渐进式退休和同龄退休如何兼得 摆在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之前的,还有呼吁良久的同龄退休问题。一些专家表示,在渐进式延迟退休面前,同龄退休似乎变得更复杂,也让同龄退休的呼声中有不少反对声。 要推进渐进式延迟退休政策,应先实现男女同龄退休。农工党中央妇女工作委员会主任孙晓梅坦率地说:研究同龄退休也应是渐进式的:先是女科技人员、女干部同龄退休,下一步覆盖企业。她认为同龄退休还要有弹性,应该出台弹性退休的细则规定。 刘明辉认为,推行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应注重权衡部分人延迟退休与年轻人急需就业岗位之间的不同诉求,兼顾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对退休年龄的不同需求,缓解养老金支付压力与公民安享较多退休岁月之间的矛盾。她强调:消除歧视是首要目标。 在刘明辉看来,在受延迟退休政策影响的对象中,濒临破产、解散企业的女职工是受影响最大的群体。因为目前这类企业的女性退休后不仅有基本保障,而且其养老金往往高于在岗工资。延迟退休后,此类企业的女性则会在领取养老金时面临诸多问题。 渐进式延迟退休是否会影响男女同龄退休政策的制定出台?刘明辉认为这取决于具体制度如何设计。她说:退休年龄本来就不能简单化处理,不应把女性群体视为铁板一块,而应充分尊重其中的个体差异。不能借口策略性和 可行性,先要求公务员男女同龄退休,就不顾在女性群体内部出现新的制度性歧视。 针对渐进式延迟年龄退休政策,刘明辉设计了自己的方案:凡在境内缴纳养老保险费满25年的职工,年满60周岁的,可领取全额养老金。领取全额养老金的年龄条件每三年延长一岁,到65周岁为止。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