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干区以加强社保经办机构能力建设为主线,以“情系社保、服务社会”为宗旨,以编制“一本书”、整合“两个库”、打造“三张网”、实施“四工程”为思路,以便民利民为导向,坚持工作重心下移,创新优化社保服务,取得了明显成效。2011年以来,社保扩面工作位居全市前列。全区新增参保企业16096家,企业养老保险净增参保88878人,工伤保险净增参保131421人,生育保险净增参保73764人;落实被征地人员社会保障32220人;办理被征地农转非人员贴补资金报销81146人,办理补贴报销金额35117.38万元。区社会保险管理服务处获杭州市“巾帼文明示范岗”、杭州市“模范集体”、杭州市“杰出青年文明号”、杭州市社会保险工作“优质服务窗口”、杭州市社会保险工作“优秀单位”和江干区区直机关“党员先锋号”等多项荣誉。
一、编制“一本书”,促进业务经办规范化
区社保处结合市、区社保经办工作实际,历时9个月组织编写了《杭州市江干区社会保险管理服务工作指导书》(以下简称“指导书”)。指导书由参保登记、参保变更、补缴退费、待遇支付、关系转移、基数申报、信息修改、征地农转非、查询打印等9个方面53项内容构成,每项业务包括范围、权责、服务流程、注意事项等内容,并配以相应的表单、截图。指导书兼具实操指南和培训手册的功能,明确解答社保窗口业务经办过程中“做什么”、“如何做”、“做到什么标准”的问题,既能让岗位“新人”对日常经办业务事项一目了然,又能统一窗口服务经办口径,为广大群众提供精准、规范的社保服务。同时,在全区人力社保系统内组织开展标准化业务知识竞赛,营造学标准、知标准、用标准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
二、整合“两个库”,促进业务档案智慧化
率先在全市开展社保档案电子化、一体化管理试点工作,实现社保业务信息库与档案管理库的无缝衔接。今年2月份,赴舟山市社会保险事业管理局调研学习社保档案管理、电子档案一体化建设等方面的先进经验和做法。在区行政服务中心社保窗口配置1台高速扫描仪,开发网络版的档案信息管理系统数据接口。加强与社保业务信息库、档案管理库的软件公司进行对接,测试有关业务模块操作,明确各类业务档案归类,反馈并解决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确保试点工作顺利实施。截至目前,区行政服务中心社保窗口已完成业务档案数字化处理、信息入库2583卷。
三、打造“三张网”,促进窗口服务高效化
创新举措,大力优化社保窗口服务工作,以便民利民为导向,努力构建线上、线下齐发力的立体化经办服务网络,方便企业、群众足不出户即可查询、办理相关社保服务事项,并试点开展社保服务下延工作,解决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一是打造一张自助服务网。着力推广社会保险网上办事系统,为新开户企业开通网上办事权限,用人单位可直接在“杭州市社会保险网上办事系统”上办理单位基本信息变更、参保职工新增(减少)申报、上年度工资收入申报(修改)、个人权益单信息申报、身份证号码升位等7项业务事项以及信息查询、办事进度查询等,简化业务办理手续,为单位提供方便,提高办理效率。在社保大厅配备2台社保自助打印服务机,方便参保单位和个人查询参保缴费记录、打印参保证明以及养老金发放情况,省去取号排队等候时间。截至目前,全区已开通网上办事权限企业10007家。二是打造一张线下服务网。在区级社保经办机构8个窗口的基础上,2015年1月起在区行政服务中心新设立3个社保服务专窗,为辖区企业群众提供一站式服务,自设立以来已受理社保业务事项2000余项。积极探索社保业务下延,以九堡街道人力社保站为基层代办服务点,下延企业(个人)网上办事功能开通、职工信息修改、参保证明打印等3项业务,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三是打造一张咨询服务网。每天安排一名业务骨干负责窗口咨询,解答群众疑问,一次性告知经办事项所需的各类材料;公开社保咨询电话,安排专人接听、记录和解答;借助局网站、局微信平台等媒介,开设社保咨询专栏,与群众进行互动交流,及时准确回复群众的政策咨询问答。
江干区积极打造“一书二库三网”社保经办模式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