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们讲到员工如何发现和举报企业欠缴社保费用,维护自身权益。其实,未依法为员工参保,也会给企业自身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近日,笔者采访了东莞市社会保障局监察支队工作人员林淑华。林淑华提醒,企业未依法为员工参保且拒不整改的,会被处以行政处罚,将成为信用“污点”,影响企业获得银行贷款,政府财政奖励、补助等。
员工与单位协商放弃参保无效
根据社保法,凡是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的员工,都应当参加社会保险。林淑华介绍,一旦查出用人单位没有及时参保,社保部门将予以教育、责令整改,对于拒不整改的单位将作出行政处罚。去年,东莞对17家违规用人单位作出了行政处罚。
根据东莞市“双公示”的要求,相关处罚信息会在东莞市政府的“信用东莞网”上公开,并成为用人单位的信用“污点”。一旦有了“污点”,将影响企业上市、知名商标参评等。目前,东莞在机器换人、科技企业等方面的财政补助力度很大,信用“污点”对于企业获取财政补助、奖励也将受影响。另外,社保部门还会定期将行政处罚结果转交至中国人民银行东莞分行,“污点”企业的信用贷款也可能会受影响。
还有一种常见情况,一些员工与单位私下达成一致,放弃参保协议,提出不需要公司缴纳社会保险费,自愿放弃,这种情况是否能免责?林淑华表示,社会保险是国家强制保险,为职工办理社会保险是用人单位法定义务,用人单位和劳动者达成的协议与法律相违背,是无效的。
林淑华提醒,对于不参加社保的员工来说,短期来看拿着现钱比较实惠,但从长远来说,养老权益会受损,吃亏的还是员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