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通过微信平台提供新型社保缴纳服务,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公众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的缴纳、查询、咨询等服务。
自营平台愈发受重视 保险公司开始推广自营平台小编为您提供最新自营平台愈发受重视相关资讯查询“中英人寿主要通过公司官方微信服务号的‘爱健康’模块及公司官网推出的各类型健康平台服务,对客户各种健康需求实现24小时快速响应。”8月24日,中英人寿湖北分公司相关负责人告诉长江商报小编,该公司微信平台和健康管理平台正在进行重点完善和推广。
继续借助第三方平台“触网”的同时,保险公司对自营平台的重视程度愈发明显。中国保险行业协会8月22日发布的《2016年上半年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运行状况分析报告》显示,61家经营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公司中,有45家自建官网进行销售,2016年上半年通过官网所实现的规模保费为44.9亿元,是去年同期的1.7倍。
不过,通过官网等自营平台直接销售的保险保费占互联网人身保险保费的比重不足4%,渠道地位相比于第三方渠道实现规模保费1089.1亿元而言,仍处于辅助地位。
“在客户需求变化的当下,移动渠道谁发力快谁就占得先机,进行品牌宣传、产品销售、完善服务的同时,其核心是获得客户。”8月27日,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院副院长徐晓华接受长江商报小编采访时表示,“互联网渠道竞争白热化,保险公司要善于利用互联网工具,同线下的保险专业服务相结合。”
微信理赔19.5分钟可到账
从事保险行业近10年,中英人寿保险有限公司湖北分公司首席业务总监甘应斌日常工作中使用互联网平台的频率越来越高。
甘应斌的客户,只需通过手机打开网络链接即可注册成为线上用户,还可在公司开发的微官网平台上查询保单缴费情况,及进行在线咨询、自助理赔和产品购买等。
而其公司保险工作人员则下载有微官网办公平台,通过该平台,工作人员在系统内既可进行上班打卡、请假申请等日常事宜的操作,同时还兼有明星产品介绍、自助理赔、自助理财等功能。公司开发的一款名为“理财规划师”的微平台,还能帮助客户进行资产配置,给出家庭理财规划方案或建议等。
“如果材料完备,半个小时就能完成保险签单流程,便捷又快速。”8月25日,甘应斌对长江商报小编表示。
感受到公司自建平台的便捷和功能逐渐完善,甘应斌介绍,目前保险员出去做业务仅需带上手机就能完成此前需要反复前往公司柜台去办理的各项工作。
7月底结束的阳光保险客服节,阳光保险着重推荐其微信理赔模式“阳光自由PAY”。客户只需关注“阳光保险”微信公众号,即可进行理赔报案、理赔申请及与公司信息交互等过程,通过具体提示自助完成理赔操作。微信申请的小额理赔案件,可在审核完毕后先行给付赔款,后续再提交实物资料。
阳光保险统计资料显示,两个多月的客服节期间,通过阳光保险微信官网实现的理赔案件共结案4449件,赔付总额超过2511万元。其中两小时内结案的为2092件,占总结案件数的47%,案件平均结案时效为1.1天。时间最短的一件赔案,因采用“赔款先行给付”的模式,从客户提交资料到理赔款到账仅用了19.5分钟。
除了微理赔,长江商报小编发现,阳光保险官方微信上还设置有“热销产品”一栏,点击进入即可自助选购数十种人寿保险产品。
今年7月18日,中英人寿开发的客户和代理人移动端服务平台“中英i万家”和“中英E路通”两大平台上线。其中,客户通过扫描识别“中英i万家”专属二维码直接登录,可进行保单信息查询、联系资料修改、缴款账号变更、保单借还款、津贴险在线理赔申请、红利领取等移动端服务。
自营平台的建设逐渐成为保险公司的“标配”。中国保险行业协会8月22日发布的《2016年上半年互联网人身保险市场运行状况分析报告》显示,61家经营互联网人身保险业务公司45家自建官网进行销售,2016年上半年通过官网所实现的规模保费为44.9亿元,是去年同期的1.7倍。
新渠道拉升业务辅助销售
事实上,除了传统的保险代理人进行面销之外,网销和电销增长速度不容小觑。
与电销占主导地位不同的是,人身险销售规模自营官网等远远比不上第三方平台。中保协统计数据表明,通过官网等自营平台实现的直接销售的保险保费占互联网人身保险保费的比重不足4%,相比于第三方渠道实现规模保费1089.1亿元而言,其渠道占比在2015年5%比重基础上进一步下降。
而财险业务上,官网销售却占有明显的优势。中保协综合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累计互联网财产保险保费收入768.36亿元,同比增长51.94%。其中,纳入统计的71家财险公司去年通过官网实现的保费规模占比超过80%;通过第三方网站实现的保费规模累计63.49亿元,占比为8.26%;通过移动终端(APP、WAP和微信等方式)实现保费74.82亿元,占比9.74%。
经估算,长江商报小编发现,2015年保险公司通过官网实现的财险收入达630亿元左右。相比于2014年财险公司通过官网实现的互联网业务保费456亿元,增长速度达38%。
“在获客上,传统的大型保险公司互联网渠道特别是自营渠道,在扩大客户源和增加影响力上效果明显。”8月27日,北大方正人寿资深业务经理杨雨森告诉长江商报小编。
对一些新型的保险公司,杨雨森认为,自营渠道在辅助销售和推广产品上有明显的作用。
多位保险行业人士告诉长江商报小编,目前网络销售部门一般在总部层面上设有专门的部门,因不受地域、归属地限制,各分公司尚未设置专门的部门负责分区域管理。
“总部可根据客户需求进行人员调配,且网销渠道能够获得有效客户信息,可用于电销部门后续跟进联系。”一位保险行业人士介绍。
除带来直接销售效果之外,徐晓 华表示,自营网络营销平台对保险公司的品牌宣传和产品属性介绍上,所起的作用较为积极。“自建平台是在客户需求变化和逐渐对互联网渠道依赖程度加大等多重因素下保险公司做出的反应,互联网工具确实能改善服务流程、提高服务质量,让客户离产品更近。”
复杂产品仍依靠代理销售
“目前也无须过度‘神化’互联网工具带来的变革。”徐晓华表示,无论是第三方互联网平台的“来势汹汹”还是保险公司在自营平台方面的发力,仅仅是平台和市场的初步形成,离“专业的互联网保险服务”,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多位保险代理人对长江商报小编表示,目前尚未感觉到互联网销售对代理销售的冲击,保险市场仍以代理销售为主。
“当下最火的互联网保险产品是旅游险、意外险等操作简单、赔付清晰的产品,长期寿险及健康险所占比重小,很大程度上因为其需要提供细致化、系统化的服务。互联网模板销售模式当前难以实现更为个性化、多元化的专业服务。”杨雨森等保险人士认为。
中保协数据显示,2015年互联网保险保费收入2234亿元,比2011年增长近69倍,互联网保费在总保费收入中的占比从2011年的0.2%上升到2015年的9.2%。其中,财产险公司互联网业务保费收入768.36亿元,比2011年增长34.4倍,占产险公司全部业务的9.1%;人身险公司互联网业务保费收入1465.6亿元,比2011年增长141倍,占人身险公司全部业务的9.2%。
此外,多位购买过保险的人士表示,对于额度相对大的保险产品,一般不会选择网络渠道购买,更习惯“一对一”当面销售。
“线下服务本身是保险公司专业度的体现,也是传统保险公司的优势,如何让员工用熟互联网工具,对接线上、线下资源,实现更完善的专业服务,是保险公司在自营渠道时需要着重考虑的问题。”徐晓华表示,当前的官网更多承载的是服务功能,成为了二次开发的主体,销售功能也在日益释放,但盲目追求流量可能面临一定的风险。
甘应斌等资深业务总监也认为,在嫁接互联网系统平台的过程中,接入专业的保险服务、提供更契合每位客户需求的产品和后续服务,或是保险公司自营渠道的核心竞争优势。
外地创业者无法自己缴纳个人社保?离职跳槽者生怕社保断缴无法买房?自由职业者又怕因为没社保孩子上学受影响?这些问题无忧保统统给你解决,只需手机3分钟操作,保你社保不断缴,让你生活有依靠!了解详情请咨询: 40011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