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基金的收支平衡一直是各地的努力方向。医保基金入不敷出对于地区的民生保障来说是不利的。但是如若过多结余也是不好的。今年广东省的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就呈现了大结余,对此引起各方的关注。昨日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少华表示自己也有关注到医保结余过多的问题,并表示过多的结存不利于老百姓看病。
“医保结余过多的问题,我也关注到了。感谢媒体做了很多的报道。”昨日广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徐少华表示,医疗改革是一个过程,既要看到成效,又要看到不足。其提出,不足要在深化改革中不断改进,形成新的体制机制运行得更好。“最重要的是让老百姓看得起病,看得起大病。”
徐少华指出,过多的结存不利于老百姓看病,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从多方面着力。“首先是结存资金要管好用好,不能出任何风险、保证资金安全。”徐少华提到,医保结存不能随便用于没有把握的投资,形成一个好的资金池。“医保的结存最终还要用回到老百姓的医疗身上,政府绝对不会把这个资金池的资金用于别的资金池。”
此外,他还特别提到,适当降低缴存比例和提高报销比例是医改的大方向。“甚至包括缴存了相当一段时间的医保资金,却没有生病报销的市民可以用于其年度体检的部分支付。比如我缴存了医保,但一年都没有报销过,那么可以用这个部分来支出第二年的年度健康体检。”
同时,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林应武也针对报道回应指出,广东省部分地区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结余偏高的现状,省人社厅将通过一系列的工作进行调整,除了进一步提高基本医保住院待遇水平,扩大门诊特定病种范围外,对于筹资水平过高的地区,还将适当降低医保缴费费率。下一步,广东省还将探索基本医保基金的保值增值途径。
目前广东省职工医保基金累计结余1230.27亿元,剔除个人账户基金,实际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累计结余841.14亿元,人均结余2421.94元。对于如何看待目前广东医保基金结余过多的问题,林应武表示,今后随着广东省人口红利的消失,医保基金需要保持适度结余,以应对人口老龄化和医疗费用刚性增长的需要。职工医保制度设计是部分积累型的社保制度,按照《社会保险法》规定,“参保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不再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以居民期望寿命76岁计算,随着全省人均寿命的增长,人口老龄化和医疗费用刚性增长,医疗费用支
出将会逐年增加。
林应武称,职工医保必须积累一定结余,用于支撑未来退休人员的保障。退休人员不缴费,其就医费用由医保统筹基金保障,而且还要每月划拨一定比例(约社平工资的4.5%左右)到其个人账户。全省约有383.8万名参保退休人员,仅占全部职工参保人数的11%,但按2012年计算,支付退休人员医疗费用报销及个人账户支出约占统筹基金总支出58%。
此外,目前的结余基金还有一部分是过去医保启动时退休职工参保以及关破等困难企业为职工一次性趸缴的基金(约占总结余的20%),目前看是结余,但实际是今后的大量支出。
林应武还提到地区之间的巨大差异。他指出,“广东省职工医保基金结余主要在广州和深圳,这是因为这两地从业人员比较年轻,他们参保的人多,但需要医疗保障的支出不大。”
下步提高医保住院待遇,全面开展大病保险
针对信息时报的报道,林应武透露,针对部分地区职工医保统筹基金结余偏高的现状,省人社厅将通过一系列的工作进行调整,首先,是通过进一步提高基本医保住院待遇水平,扩大门诊特定病种范围、完善普通门诊统筹制度、全面开展大病保险、积极探索推行重特大疾病特殊项目补助等措施,降低统筹结余水平。
此外,对筹资水平过高的地区,适当降低费率。同时,广东还将改革医保支付方式,在大力推行按病种付费、按人头付费等复合式付费的同时,建立健全医保基金预拨周转金和差别支付制度,支持医疗机构特别是基层医疗机构的发展。下一步,广东省还将探索基本医保基金的保值增值途径。
“下一步,我省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一步提高参保人的用药水平,满足参保人员合理用药需求。”林应武还表示。广东外来人口多,异地就医问题未能完全解决也是医保利用率低的一个原因。对此,林应武称,现在全省15个左右的地级市建立了医保联动平台,异地就医的患者在网上就可以结算,未来肯定要进一步扩大范围。他进一步解释,提高医保报销比例和降低医保人员缴费标准是可以选择的办法,“但要做这种选择,需要做一个清算,若仅用一段时间内的基金结余作为一个制度的参考,是有风险的。”
总之,一般医保基金略有盈余是最好的状态,其他的入不敷出或是大量结余对当地医保政策的发展都是一大考验。当地要想实现好的持续性发展都应该及时解决一些极端的状态。保持医保基金适度的发展盈余才是最可取的。
医保基金广东省城镇职工基本医保基金结余高达13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