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雾霾天气不断来袭,给市民出行带来不少烦恼。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应对雾霾带来的侵扰,各方也在主动出击,环保部和保监会联合推进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市民也纷纷增加健康险、汽车险,化解雾霾带来的身体、财产隐忧。
排污企业须投保绿色保险
雾霾天气频现,让监管部门加快推行绿色保险。记者了解到,环保部和保监会发布《关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指导意见》5年后,两部门日前再次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环境污染强制责任保险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为“绿色保险”明确了强制保险企业的范围。所谓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以企业发生污染事故对第三者造成的损害依法应承担的赔偿责任为标的,俗称“绿色保险”。
据介绍,中国保监会和环境保护部联合印发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强制投保企业的范围:一是涉重金属企业。包括重有色金属矿(含伴生矿)采选业、重有色金属冶炼业、铅蓄电池制造业、皮革及其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等行业内涉及重金属污染物产生和排放的企业。二是按地方有关规定已被纳入投保范围的企业,都应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三是其他高环境风险企业。国家鼓励石化行业企业、危险化学品经营企业、危险废物经营企业、以及存在较大环境风险的二恶英排放企业等高环境风险企业,投保环境污染责任保险。
近日公布的指导意见还规定了相应的约束机制。对应当投保而未及时投保的企业,环保部门将采取相关约束措施:一是将企业是否投保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审批、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申请审批、强制清洁生产审核、排污许可证核发,以及上市环保核查等制度的执行紧密结合。二是暂停受理企业的环境保护专项资金、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资金等相关专项资金申请。三是将企业未按规定投保的信息及时提供银行业金融机构,作为客户评级、信贷准入管理和退出的重要依据。同时还提出了促进企业投保的激励措施。如在安排环境保护专项资金或者重金属污染防治专项资金时,对投保企业污染防治项目予以倾斜;将投保企业投保信息及时通报银行业金融机构,由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优先给予信贷支持。
据悉,目前我国已在十多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展了相关试点工作,投保企业达2000多家,承保金额近200亿元。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运用保险工具,以社会化、市场化途径解决环境污染损害,有利于促使企业加强环境风险管理,减少污染事故发生;有利于迅速应对污染事故,及时补偿、有效保护污染受害者权益。
个人投保也可化解环境风险
专家表示,雾是空气中“多余”的水汽凝结,与微小的灰尘颗粒结合,形成小水滴或冰晶,悬浮在近地面的大气中;霾则是大量极细微的干尘粒等均匀地浮游在空中,使水平能见度大幅降低的空气普遍混浊现象,气温越低,空气能容纳的水汽就越少,越容易形成霾。雾霾天气时,一方面能见度降低,另一方面空气中含有的病原、微生物、尘土等有害物质,会对身体构成很大的威胁。因此,普通市民有必要重视医疗险和重疾险的作用,可以防范疾病风险;驾车出行的市民也有必要完善汽车险,化解出险风险。
据介绍,连续的雾霾天气可能会诱发人体呼吸道、心血管、小孩生长发育、心理等方面的疾病。一旦患上疾病,病人需住院治疗,将对病人造成经济负担。呼吸道疾病和心血管疾病引起的治疗费用,可以购买医疗险和重大疾病保险,特别是长期处于空气污染环境中的人,最好能够购买医疗险。
一般而言,雾霾天气引起的疾病,重疾险和医疗保险可以赔付。赔付方式则因购买的险种不同而有区别,因雾霾引起的重大疾病,保险公司会按照重大疾病的约定责任进行一次或多次的提前赔付;因雾霾引起的普通疾病,保险公司会按照医疗费用报销的责任和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金额进行赔付。此外,意外类的险种也有必要配置,每年两三百元的保费,可为投保人提供因意外引起的伤残、疾病赔偿。
同时,雾霾天气中,能见度较低,私家车更不能忽视商业保险的保障。在商业车险中,最为投保人看中的当属车损险和商业三者险。前者可以对自己的爱车在事故中造成的损害提供赔偿,而后者则是针对事故中造成第三方伤害、损失的,保险公司对车主所应承担的赔偿部分予以支持。当前大多数保险公司的商业三者险保额从5万元到100万元不等,在选择保额的过程中,车主应该综合(行情 专区)考虑车辆使用状况、当地道路交通事故赔偿标准、车主经济条件等因素,一般20万元的保额可应付大多数赔付。不过,在车主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量选择较高保额,将风险最大程度的转嫁出去。
更多保险资讯请关注新一站保险网 http:www.xyz.cn
标签: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