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医疗保障只能是低水平的“保”而不是“包”,“保”只有一个基本的保障,超出部分主要应通过商业保险来解决。现在该是转变陈旧观念的时候了,应该明确健康投资人人有责,不能再完全依靠社会,社会要求我们积极参加商业保险。
1、什么是三险一金?
基本医疗保险,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以及住房公积金就是我们所熟悉的三险一金,有的朋友说还有五险一金的呢?这个还要加上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
2、医疗报销的问题
社保医疗包括两方面门诊报销和住院报销,以在职工作人员,到三级医疗机构看病为例,对于2000以下自付,2000以上的部分个人承担80%,每年最高支付限额为上年市平均基本工资的4倍。那磕了碰了的,猫抓狗咬的,扭了脚闪了腰的意外才要花多少钱,除去免赔2000的部分,还有多少?打个比方,有个人不小心,腰闪了,门诊花了3000,给他报多少呢?(3000-2000)x80%=800这就叫“保而不包”,更何况还有自费药社保也不是给报销的。
附注目前广州市在职人员的支付起付线及起付线以上的给付比例:
起付线起付线以上的支付比例
1级定点机构500元90%
2级定点机构1000元85%
3级定点机构2000元80%
3、养老金怎么领?
养老金=退休时上年本市职工平均工资x20%+个人帐户存储额/120
举个例子我20岁参加工作,每月工资3000,本地平均工资为1800。我60岁退休时可以领多少钱呢?
假设40年后,即我退休前一年,社会平均工资增长5倍,不多吧?那就9000
我60岁领钱=9000x20%+(3000x8%缴费比例x12个月x40年)/120=1800+960=2760一个月2760听起来还行,可不要忘了,那时候社会平均工资是9000/月,2760?呵呵,能做什么?这也不一定准确,因为谁都不知道几十年以后社会平均工资能有多少,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推测,按照自己现在的工资,模拟算一下,因为公式是不变的
4、社保是怎么缴费的?
还是首先看医疗保险,基本医疗保险按照2+9的比例交纳:个人交纳上一年月平均工资的2%,单位交纳全部职工交纳工资基数之和的9%
基数是什么呢?当职工本人上一年月平均工资低于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的60%的,以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收入的60%为缴费基数交纳基本保险费。若是高于3倍以上,以上部分不作为缴费工资基数
5、失业保险?我想失业保险就不用说了吧
光是上述这些,大家就知道社保够不够了,更不用说屡屡暴光的社保养老帐户亏空黑洞,这个以后再陆续给大家出专题说吧。
6、趋势
国家其实还是希望大家日子过的好点的,他也想把医疗啊养老啊啥都给包了,可是没那实力,咱国家负担不起,所以国家在规范社保和努力提高福利保障的同时,也逐渐把商业保险推上前台,国家是个大舞台,考虑的是个大局,所以社保要的是一个覆盖面,对于我们自己每个人,需要自己去规划,不能想着怎么去靠谁。
大家现在看道路两边的广告牌就知道,现在的保险公司如雨后春笋般起来了,这是国家扶持的结果,去年6月26日《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国十条),想必各位代理人都耳熟能详了吧,它被称为保险业的惊天春雷,保险教育将纳入中小学课程(有没有把银行和证券教育纳入课本的?)拓宽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等等等等,无不预示着国家对保险业的大力支持。所以说商业保险是个趋势,是个大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