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广东省产假新规定:爸爸可享15天陪产假 - 生育


2017年广东省产假新规定:爸爸可享15天陪产假
国家放开了二孩政策后,各种有关“生宝宝”的资讯受到了人们极大的关注。今年9月,广东省通过了关于修改《广东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的决定,新修改的条例确定了产假增加50天延至最少178天,而男方则能享受15天的陪产假,而从全国范围看,已经修法的省区市均制定了7天至25天不等的配偶陪产假。有了更多时间陪伴宝宝和宝妈后,爸爸们能否担起部分育儿职责?记者咨询专家得知,爸爸的照顾对宝宝的成长以及妈妈的身体恢复能带来诸多益处,专家呼吁爸爸们能更多地投入育儿过程。
新手爸爸体会:亲身参与才知带娃不易
记者查阅了相关规定发现,其实在条例修订前,广东省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生育子女的夫妻,男方均能享受十五日的陪产假,但在二孩政策备受关注的今年,陪产假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瞩目,甚至有的准爸爸和新爸爸表示,自己还是头一回听说陪产假这回事。大多数爸爸们都表示支持。但说到具体操作,很多新手爸爸还是感到槽点多多、困难重重。
“看到这样一个软绵绵的小肉团,感觉自己无从下手,甚至不大敢抱他,生怕把他弄疼了。”90后新爸爸胡家亮笑言,有了孩子以后才发现带孩子原来有那么多讲究,比工作难多了,“孩子出生以前我就买了不少育儿书籍‘恶补’,怎么抱孩子、怎么给孩子洗澡、孩子发热了怎么办,这些常见问题我都记得很清楚,但是当孩子真真实实地出现在我面前时,我还是感到手足无措。”胡家亮回忆,第一次给宝宝洗澡的时候,生怕把孩子弄疼了,水温试了又试,捧在手里的仿佛是价值连城的珠宝。
传统社会规范对男性是否参与家庭育儿没有太多要求,导致父亲现在不参与或不积极参与的局面,在传统观念里,男性忙于工作,对于家务和照顾孩子比较粗心大意,认为育儿的事情还是教给妻子和老人更适合。但是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育儿观念不断更新,不少年轻爸爸不再作壁上观,撸起袖子参与到养育新生儿的家庭活动中来,在这过程中,自己的固有观念也在悄悄发生改变。市民钟先生前不久喜得千金,“妻子生孩子时受了很大罪,我感到很心疼、很愧疚,孩子出生后,我也尽自己能力多照顾妻子和孩子。”在妻子坐月子期间,钟先生向单位请了陪产假,虽说大部分时间都在家中,但他感觉忙得跟陀螺似的一刻不能停,比上班还累,“都说母亲伟大,我经历了陪伴妻子怀孕、分娩、坐月子的各个时期,才深深感受到了当妈的不容易。我认为陪产假对于每一个爸爸来说都是必须的,这不仅能减轻妈妈的负担,还能增强他的家庭责任感。”
陪产假怎么用:多关爱多照顾多陪伴
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杨妹介绍,产后相当一段时间产妇需经历全身生理及心理上的恢复,所以在这段时期极需丈夫陪伴、照顾及安抚,且能避免产后合并症如产后抑郁症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二胎妈妈一般为高龄产妇,更需要丈夫和家人的陪伴及照顾。
在传统育儿观念中,不少人认为照顾产妇和孩子是老人和保姆的事情,丈夫只管赚钱就可以了,所以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丈夫休陪产假就像在家休息,其余做家务及带小孩的事情一律不沾,这种做法很容易让产妇反感,不利于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陪产假该怎么用?丈夫应该为产妇和家庭做些什么?杨主任建议,虽然老人和保姆照顾孩子是大多数家庭的选择,但是新爸爸也要主动帮忙照料孩子,因为丈夫的陪伴能给予产妇和宝宝最佳的安全感。丈夫要尽可能多陪在妻子身边。如果产妇和老人在照顾孩子上有分歧,丈夫应该坚持科学育儿的观点。
一般来说,顺产产妇要住院2-3天,剖腹产产妇要住院4-7天,杨主任提醒,新妈妈初次下床活动时,可能会出现头晕、虚弱、甚至晕倒等现象,丈夫应给予搀扶、照顾,此外,丈夫还要配合医生辅助产妇做好产后一般护理,如保持泌乳、做好伤口的清洁等。
塑造孩子品格:爸爸多陪伴孩子更快乐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精神心理科副主任医师林志雄介绍,由于现在生活压力大、工作节奏快,不少爸爸没有时间陪伴孩子,变成了工作上的忙爸爸、教育上的懒爸爸。他建议,爸爸们的工作不管多忙,从孩子出生之日起,就要有意识地抽时间陪伴孩子,父爱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非常重要。父爱缺席,会让孩子形成自卑、内向、偏执、胆小、抑郁等性格。
“我们常常谈及母爱的伟大,其实父爱对孩子成长来说也是不可或缺的。相对于母亲,父亲是独立、勇敢、坚强、外向的,孩子们通过模仿爸爸,女孩会变得更加独立自信,男孩会更有阳刚之气。爸爸的陪伴对孩子的智力发育,尤其是抽象思维形成有好处,此外,孩子的动手能力也会好很多。”林志雄表示,父亲不仅对塑造孩子心理和性格至关重要,还会影响他们日后对婚姻、家庭的看法。女孩通过对父亲的性别识别,产生最初的对异性的看法,如果父亲长期不照顾家庭陪伴孩子,会让女孩对异性感到失望和恐惧,甚至拒绝承担妻子和母亲的角色。
“父亲角色缺位,会让一个原本圆满的家庭变成‘单亲家庭’,不利于孩子成长,更不利于家庭和谐。生活和工作压力大是不争的事实,我们只能呼吁爸爸们提高意识,尽量多陪伴孩子,把陪伴也当成一件必须完成的工作来看待。”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