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失业保险早报:□本报李方
问:在国外,是如何定义退休年龄的?
答:严格来说,退休年龄是指劳动者必须依法离开劳动力市场的法定年龄,领取养老金年龄是指有权开始领取养老金的法定年龄。在国外,一般讲到养老金制度时,都是指领取养老金年龄,因为它的侧重点是养老金,而不是到达一定年龄后的工作权利问题。许多情况下,退休年龄与领取养老金年龄是一致的,退休就意味着开始领取养老金,因此二者是等同的,概念上可以混用。在我国,法定退休年龄即等同于领取养老金年龄。
但有些国家法律不强制劳动者退休,以避免年龄歧视,因此,这些国家不存在法定退休年龄,雇主强制雇员退休是非法的,比如美国、加拿大、新西兰、英国、澳大利亚。而有些国家,强制退休是合法的,但规定了一个最低退休年龄,如日本、法国、瑞典。
所以,现在我们说退休年龄往往是指领取养老金年龄的意思,许多人到达这个年龄之后,如果还有工作意愿,通过返聘或者自己在市场上找工作的方式重新工作的情况也是存在的,特别是有专业技能的劳动者如教师、医生等存在退休后继续工作的情况。设定一个领取养老金的最低年龄是所有国家的共同做法,但是这个年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经济社会环境变化,它也要进行相应变化。
问:国外目前的退休年龄现状是怎么样的?
答:我们对全球170个国家或地区的退休年龄情况进行了梳理,结果可以分成三种情况:一是发达国家普遍执行65岁以上的退休年龄,有的甚至达到70岁。二是少数经济落后的小国,执行的是低于60岁的退休年龄,它们或者是养老金制度不完善,覆盖人群有限,或者是人均预期寿命较低。三是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实行的是60-65岁之间的退休年龄。我们选取了部分人均GDP水平与我国差不多的发展中国家进行比较,其退休年龄普遍比我大。比如阿根廷退休年龄、墨西哥、巴西、保加利亚、罗马尼亚、阿尔巴尼亚。
在男女退休年龄方面,总体来说,大部分国家执行男女相同的退休年龄政策。全球170个国家和地区中,男女法定退休年龄相同的共有111个,占65.3%,男女法定退休年龄不同的共有59个,占34.7%。在59个男女法定退休年龄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中,美洲、非洲、欧洲和亚太地区的个数分别为10个、7个、22个和20个,分别占各自地区国家总数的27.8%、16.3%、50%和42.6%,即欧洲和亚太地区执行男女退休年龄不一致政策的比例较高。根据统计,除了个别例外,前苏联国家和欧洲前社会主义国家绝大多数都实行男女不同的退休年龄政策。
问:国外退休年龄的总体变化趋势是怎么样的?
答:退休年龄制定后并非一成不变,从较长历史角度来看,总体呈现先高后低再逐步走高的趋势。
最早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国家,对退休年龄的设定主要基于成本的考虑,因此,设定的退休年龄为65岁,或者更为保守的70岁。比如,1889年第一个建立公共养老保险制度的德国,最初退休年龄规定是70岁,1908年和1936年英国和挪威分别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时规定的退休年龄也都是70岁。但随着制度建立起来,基金逐步积累,合适的退休模式逐步建立,较低的退休年龄被认为是可行的,因此许多国家下调了原先过高的退休年龄。
不过,近年来,随着预期寿命延长、劳动生产强度下降等原因,许多国家又开始调高退休年龄。以OECD国家为例,从1993年的最低点开始,有14个国家已经或者计划提高男性退休年龄,18个国家已经或计划提高女性退休年龄。到2010年,男性和女性平均退休年龄已经比最低点时上升了0.5岁和0.8岁。而根据统计,从2010年到2050年,11个OECD成员国计划将男女退休年龄提高:澳大利亚、捷克、丹麦、法国、希腊、匈牙利、意大利、韩国、土耳其、英国和美国。奥地利和斯洛伐克将提高女性退休年龄,使男女退休年龄一致。瑞士将提高女性退休年龄。
延迟退休年龄并非发达国家的专利,部分发展中国家也在逐步延迟退休年龄。比如,古巴到2015年将退休年龄逐步提高到男性65岁、女性60岁,哥伦比亚到2014年提高退休年龄到男性62岁、女性57岁,毛里求斯2018年将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捷克2030年男女退休年龄将提高到65岁,罗马尼亚2015年男性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女性在2030年提高到63岁。另外,如塞尔维亚、阿塞拜疆、土耳其、波兰、保加利亚、牙买加、亚美尼亚、爱沙尼亚等一批国家近年来已经提高或已经出台计划提高退休年龄。
问:国外男女退休年龄变化趋势是怎么样的?
答:国外男女退休年龄总体上呈现出先同后异再趋同的趋势。许多国家刚开始建立养老保障制度时,男女退休年龄都是一致的,随后下调了女性退休年龄,目前男女退休年龄又开始出现走向一致的趋势。
对这种趋势的解释是,在养老保险制度建立初期,男女退休年龄一般是一样的,主要因为女性从事家务劳动或者非正规就业比重较高,从事正规就业比重较低,能享受养老金的比例也较低,因此不用过多考虑男女个体上的差异而设置不同的退休年龄。但随着经济和产业发展,更多女性走出家庭,走向正规工作岗位,男女生理上的差异显现出来,有必要对女性进行一定的照顾,因此下调了女性的退休年龄。但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教育年限的延长,就业结构发生变化,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数减少,人口和家庭结构发生变化,男女个体差异对就业年龄的影响变小,男女退休年龄又走向一致。
问:国外延迟退休年龄的主要做法有哪些?
答:延长退休年龄从立法到开始真正实行,有一定的时滞,并且真正实行后采用小步慢跑策略,不是一步延迟到位。像日本、韩国从立法到真正实行,中间间隔13年,美国甚至更长。有一定时滞主要是有利于劳动者个人做出合理的退休决策,有利于雇主安排劳动者的人力资本投资。但是时滞不是越长越好,也不是越短越好。时滞太长了,经济社会环境发生变化,原来政策合理性肯定大打折扣,并且相当于上一代人提前为下一代人规定了退休年龄,这也是不公平的。时滞太短了,如意大利、爱尔兰等部分国家从立法到真正执行的间隔时间只有一两年,也带来很多弊端和教训。
延迟退休对部分人群确实会有一定的影响,因此要做好配套政策。不同劳动者拥有不同的资源秉赋,面临不同的家庭、婚姻等个人情况,因此,老年人的就业能力存在重要差别。比如,在美国,六十几岁的老年工人中大约有1/4由于伤残或者健康状况恶化而无法继续工作。因此,一方面要加强对老年人的就业培训、劳动保护,另一方面对于无法就业的老年人要有相关社会福利保障政策的健全。
比如,德国通过实施多种措施,在提高退休年龄的同时,不增加高龄劳动者的失业率。实际上,平均退休年龄增加的同时,高龄劳动者的就业率也在增长。就业率增加既与较好的经济形势有关,也与德国政府积极老龄化战略和动议50+计划有关。动议50+计划,就是针对50岁及50岁以上的群体,促进他们的就业。主要办法是:就劳方来说,鼓励失业的高龄劳动者从事工资待遇不及失业前的工作,由失业保险公司支付一定比例的补偿;就资方来说,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条件是公司必须提供工作岗位。
作为全球老龄化程度最严重的国家,日本高度重视老年人的就业问题。2004年6月,日本政府重新修改《老年人就业稳定法》,实施继续雇用制度。《老年人就业稳定法》是日本应对老龄社会所制定的法律。《老年人就业稳定法》规定,所有企业都有义务雇用老年人。从2006年开始,企业要逐步提高退休年龄,到2013年,提高到65岁。企业可以从以下三种形式中任意选择一种:废除退休制度,不以年龄为理由终止劳动合同;逐步提高退休年龄,到2013年采用65岁退休制度;采取延长工作年限制度以及再就业制度,确保65岁为止的雇用。《老年人就业稳定法》不仅有效保护了老年人的权益,也促进了老年人就业。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