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 更多 |
近日,记者接到了沈阳某科技公司小徐的咨询电话。2010年7月,小徐入职沈阳某科技公司。2015年年底小徐才知道该公司规定,无论工资多少,所有员工一律按社保部门规定的最低参保基数缴纳社会保险费(下称社保费)。该规定已经写入每个人的劳动合同中。可是小徐的工资高于最低参保基数很多倍,小徐认为这项规定不合理。
小徐决定辞职,并向公司提出两个要求:一是按法律规定的社保费标准为其补缴未足额缴纳部分;二是给付自己经济补偿金。但是遭到了公司的拒绝。小徐问记者,自己的要求合理吗?
记者咨询了金正律师事务所崔东红律师,崔律师表示,《社会保险法》第60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自行申报、按时足额缴纳社保费,非因不可抗力等法定事由不得缓缴、减免。该案中,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在劳动合同中关于变更社保费缴纳标准的约定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是无效条款。
国务院下发的《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实施办法之一》规定,缴纳养老保险费,应以“职工本人上一年度月平均工资”为个人缴费工资基数。因此,按社保局规定最低参保基数投保不仅侵犯了劳动者权益,更是违法的。被申请人未按申请人的实际工资额之比例缴纳相应的社保费,属于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保费的情形,即使是申请人主动解除合同,被申请人亦应当向其支付经济补偿金。关于申请人要求按法律规定的社保费标准为其补缴未足额缴纳部分,因该请求不属于仲裁受理范围,申请人可向相关部门主张权益。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38条第3项规定,用人单位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第46条第1项规定,劳动者依照《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劳动者可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主张权益。(李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