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不仅是优质社保缴纳平台,还要做个体社保利益的捍卫者,根植用户,服务用户,关注国家政策,解读地方信息,实时跟进,解决个体社保缴纳和享受社会保障遇到的各个疑难问题。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日前表示,中国最近几年储蓄率在50%左右,居世界第一,但居民储蓄率只是20%左右,储蓄率高主要表现在政府和企业,而非居民。统计显示,从1992年到2012年,中国国民储蓄率从35%升到了59%,其中,政府储蓄率和企业储蓄率翻了一番,但居民储蓄率却没有变,1992年为20%,2012年依然是20%。笔者查考发现,即使按吴敬琏先生所说的中国居民储蓄率一直是20%,这在世界上仍属于高水平。
国民储蓄率是政府、企业和居民三个部门的储蓄总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百分比。居民储蓄率(准确地说是“居民户储蓄率”)是居民一年的储蓄占可支配收入的百分比,如,一个家庭一年收入40000元,消费掉32000元,剩下的8000元用于储蓄,则储蓄率就是(8000÷40000)×100=20%。
居民储蓄率需要保持在合理的水平,过高或过低都会给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带来负面影响。为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在教育、基础建设、新产品研发等领域进行投资,这些长期资本投入基本上都来自居民储蓄,但如果居民储蓄率过高就会削弱消费,消费不足就让生产失去动力,反过来又会制约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居民储蓄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将来消费,是对未来生活一些不确定因素的保险(放心保)。例如,将来不能工作了,要用工作期间的储蓄来养活自己和家人;万一生病了,要用健康时的储蓄支付医疗费;将来子女上学,要用储蓄支付学杂费;另外还要用储蓄缴纳名目繁多的税费,如此等等。所以,作为居民,不但要量入为出,还要“量未来为出”。
社会保障水平是决定居民储蓄率的一个主要因素。居民要根据自己享受的社会福利保障情况,决定把收入的多大份额用作储蓄,以备未来之需。例如,如果能像公务员那样享受免费养老,就没必要为退休后存一笔“养老钱”;如果能享受公费医疗,就没必要存一笔“卖命钱”;如果能享受免费教育,就没必要为子女存一笔接受教育的费用。储蓄占收入的份额大,当下消费占收入的份额就小;反之,储蓄占收入的份额小,当下消费占收入的份额就大。如果社会保障水平低、覆盖面窄就会限制那些从社保那里获得社会福利少的居民的消费,这些居民必须把收入的一部分储蓄起来用作日后之需,扩大内需也就无从谈起。
在社会保障水平高、覆盖面广的国家,居民储蓄率很低,居民把赚的钱几乎都用于消费,因为国家把全民的生老病死都纳入社保体系内,居民无需再为自己的未来操心。根据经合组织2013年11月发布的统计数据,该组织多数成员国的居民储蓄率低于5%,芬兰甚至为-1.1%,日本为0.8%,新西兰为1.1%,芬兰为1.9%,荷兰为4.4%,韩国为4.8%,美国为4.5%。
中国社会保障覆盖面不小,但居民享受的社会福利差别过大,多数劳动者在养老、医疗、教育和住房公积金等方面享受的社会福利少得可以忽略不计。所以,要使经济持续发展,在努力做到社保全覆盖的同时,要让社保更公平,尤其是要提高低收入者的社会福利水平,尽快实现全民免费医疗和全民享有同等标准的基本养老保障制度。
经济繁荣归根结底靠消费,有了消费才能刺激生产。居民储蓄率过高绝不是好现象,更不能把它当做政绩来炫耀。我们要尽快进行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改革,让市场决定各个行业和职位的工资水平,而不是让制度计划工资水平;让社会福利优先保障低收入者,而不是优先保障体制内的人。只有提高低收入者工资和穷人的福利水平,才能降低居民储蓄率,最大限度地释放居民购买力,促进内需增长。这是社会长期繁荣稳定的必然之路。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