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不仅是优质社保缴纳平台,还要做个体社保利益的捍卫者,根植用户,服务用户,关注国家政策,解读地方信息,实时跟进,解决个体社保缴纳和享受社会保障遇到的各个疑难问题。
(独立学者、媒体评论员、专栏作家)
国务院颁布的《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从2014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当日,新华社发了题为《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今起参加社会保险(放心保)》的电讯稿。不过,根据《南方都市报》7月2日的报道,人社部称“《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实施并不意味着事业单位工资制度改革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也开始实施”。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把“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列为2014年的重点工作,彰显中央养老金并轨的决心,尽管这次养老金并轨媒体报道云里雾里,但可以肯定,养老金并轨是中国社保制度改革的大方向。
1997年,国务院颁发《国务院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制度的决定》,几亿企业职工不再享受免费养老,开始自己买养老保险。17年过去了,养老制度改革一直没有触及机关事业单位,由此形成养老金“双轨制”。
每年两会前的媒体调查显示,九成的被调查者认为养老金“双轨制”是不公平的,应尽快废除。有网民在人民网(603000,股吧)调查后评论说:“本是同根生,贡献也相同,待遇低三倍,何以论公平。”虽然早在2008年国务院就通过了《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方案》,确定在山西、上海、浙江、广东、重庆5省市开展并轨试点,然而6年过去了,试点地区仍未取得实质性进展。
其实,废除“双轨制”对机关事业单位人员来说也并非是坏事。不交养老保险享受养老,但如果离开机关事业单位到企业工作,由于没有养老保险账户,养老保险就要从零开始,缴费年限少必然会降低退休后的养老金标准,从而导致很多机关事业单位人员虽然认为自己并不适合那里的工作,也只能因将来的养老金问题赖在那里“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这对单位、个人及纳税人都是一种损失。可见,“双轨制”限制了劳动力的正常流动,妨碍了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不利于单位人员的新陈代谢,违背了行为组织的最高效率原则。废除“双轨制”可使劳动力自由流动,充分发挥个人聪明才智,做到人尽其才,提高全社会的管理和生产效率。
笔者认为,中国社保体系内的养老制度改革应以建立养老保障三个支柱为目标,即基本养老金、补充养老金和补贴养老金。
基本养老金是公共品,全民享有,统一标准,不管是农民还是工人,是军人还是普通公务员,也不管过去交没交养老保险,交了多少养老保险,到了法定退休年龄,都有资格领取基本养老金。基本养老金就是确保“老有所养”,是文明社会的标志。世界很多国家建立基本养老制度,如根据英国2012-2013财年标准,所有英国公民到了退休年龄,都能领到每周107.45英镑的基本养老金。
补充养老金是根据个人养老保险的交费情况,对基本养老金进行补充,体现“多交多得”的原则,满足居民养老的个性化需求,实现社保制度的公正。
补贴养老金则是根据退休居民赡养的家庭成员人数、家庭财产、收入和医疗支出等情况综合考虑给予补贴,使老年人退休后的家庭生活水平不至于下降很多,体现了社会对弱势群体的关爱。
总而言之,养老金并轨是社保改革的前提,它可以全面理顺社保制度关系,化解由“双轨制”引发的各种矛盾,增进社会和谐,使全国人民沐浴在公平正义的阳光下,朝共同富裕目标迈进。为此,全国人民应对中央提出的“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这一改革方针给予全力支持。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