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是全国首创的个体社保微信自助缴纳平台,未来十年无忧保坚定服务个体社保缴纳的战略思想绝不动摇,并利用自身的优势和特色,打造个体社保领域的第一服务者和行业领导者。
人社部部长尹蔚民近日透露,希望今年制定出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明年报经中央同意后公开征求意见,后年推出。方案将渐进到位,每年只会延长几个月的退休年龄,经过相当长时间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推出后至少五年以后才会实施。对此你怎么看?
必然趋势 国情使然
读者张怀东:延迟退休年龄也是改革的一部分,不然会涉及利益的再分配,但是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延迟退休年龄是必然的趋势。按照目前人社部的说法,采取渐进式的延迟退休年龄的做法,应该是比较可行的。当然,对于不同工种、不同岗位应该分别对待,根据实际工作岗位进行分类实施,更能体现社会的公平公正,也有利于延迟退休年龄制度的落实,减少负面影响。
读者金名:本以为在“最难就业年”之后,延迟退休被“逼退”了,但如今看来,这只是公众的一厢情愿。当然,无法回避的是,延迟退休早已是一种国际趋势,如英国、法国、西班牙等国家,都推出过延迟退休的政策。而随着医疗科技的发达、公众生命的延长,延迟退休本身,并没有任何问题。采取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的方法,从技术层面来说,的确是不错的选择,希望在细微的变化下,减少公众对延迟退休的敏感度,以便延迟退休能够更好地推进。但推出的时机还是有待商榷的,也仍需充分考虑我国的具体国情。
完善政策 区别对待
网友春花媚:我们国家人口众多,不缺劳动力,从用人层面来说,没有延迟退休的必要。相反,延迟退休可能会加剧就业矛盾,引发社会不稳定。再者,多数单位特别企业都希望用年富力强的劳动者,就算某些特殊岗位需要经验丰富的老员工,这毕竟只是少数,有灵活的返聘机制就够了,没必要全员都延迟退休。延迟退休年龄,对机关、事业单位的人来说,退休越晚,工资越高,因此多数人都想多干几年,总之是国家买单,是纳税人负担。对企业来说,工资和效益挂钩,年轻劳动力的效率要高些,年龄大者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因此都不会希望延迟退休。那些主张延迟退休年龄的人,多数都是既得利益不想让位者。
读者陈金春:据我所知,在目前的退休制度下,一些临近退休的老人已经在退休前两三年就退居二线,在相对清闲的岗位上等待退休,此举往往被赞为用人单位的人性化关怀。老人们在恰当的时候退休离开岗位,既能给年轻人更多平台发挥能力,也能有更多的时间去照顾子孙以及比自己更老的人,减少多方的压力,促进年轻人更安心地努力工作。当然,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和工作行业各有不同,若身体感觉好,单位工作需要,可以通过返聘的方式继续为社会发光发热。总之,不要以强迫的方式指导民众,而应顺应自然与民心,使老有所养,少有所用。
弹性退休 或更合理
读者浅浅:正所谓众口难调,是否延迟退休关系到不同年龄、不同阶层的切身利益,无论决策的天平倒向哪一方,都容易造成对另一方的辜负和伤害。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我们只能瞻前顾后,投鼠忌器。事实上,只要换一种思维方式,把延迟退休改为弹性退休,赋予劳动者在退休年龄、退休方式和退休收入方面以选择权,矛盾和问题就迎刃而解了。
读者惠敏:现在提出延迟退休的一个重要理由是“身体还好”—说是60多岁、70岁看起来就像50多岁的人,现在的老人身体状况总体来说还不错,平均寿命也变高了,但这不应该成为延迟退休的理由。毕竟不是每一个人的身体状况都是如此,有的人显年轻、有的人却显老。个体的身体状况是不尽相同的。因此,延迟退休不应该成为制度性的“强制措施”,而如果推行,就要抛弃“一刀切”的做法,应该成为一种“自愿性”选择。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