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通过微信平台提供新型社保缴纳服务,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公众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的缴纳、查询、咨询等服务。
时下,延迟退休是社会热议话题。国务院日前批转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2016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其中明确,“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方案”。但在湖南一些地方,近期却有一些年龄并不算大的“局办委”或乡镇“一把手”、重要班子成员向上级打报告,要求按照地方“公务员50岁(或50多岁)以上可退居二线、享受比在职时更高待遇”的政策,自请“早退”,成为“休而不退”的“散吏”。(4月5日《瞭望》)
干部提前退休,待遇不降反升,让很多正为“延迟退休”而纠结的人羡慕不已。
置于机构改革的大背景下,“早退政策”被赋予两层深意,一是消化冗员。一些基层行政机构正在被撤销或合并,职数少了,而干部数量不变,不采取非常规手段,根本无法安排;二是为年轻干部让位。干部年轻化是大势所趋,但如果“老人”不让贤,位子腾不出来,干部年轻化就是一句空话。
看上去有几分道理,但总感觉哪里不对劲。前者而言,干部提前退休就意味着冗员被消化了吗?这恐怕是误读。必须明确的是,不管是精简机构还是精简人员,都只是手段,机构改革的一个目的在于缩减行政开支,为财政减负。如果仅仅是形式上的在职干部的数量少了,在编的职数精简了,而行政开支不降反升,根本不能称之为改革,而是借改革的名义“吃空饷”。
后者而言,干部年轻化也决不能简单理解为“老人退下去,年轻人顶上来”,这应该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一方面,不能狭义地理解“干部年轻化”就是年龄划线。有一些干部,长年在基层工作,既有工作热情,又有工作经验和能力,思想上也并不落伍,只因为年龄问题就早早让他们退下来为年轻人让位,显然不合适,也是对干部资源的浪费;另一方面,也要尊重干部提拔的规律。在整个行政体系中,基层的工作最为繁重,面对的问题也最为复杂。年轻干部有优势,也有其劣势和弱点,因而“干部年轻化”需要时间和空间,而不能过于冒进,否则会适得其反。
笔者以为,“待遇换位子”说白了,就是一种权力自肥。地方政府借此可以捞取精兵简政、锐意改革的政绩美名,被劝退的基层干部在充分享受体制内的好处之后全身而退,而年轻干部则获得迅速上位的机会。没有人利益受损,而行政成本却在无形中被拉高了,这便走向了机构改革意图的反面。事实上,这也再次证明,不触及利益的改革不可能成功。所有人都能看到,待遇不降反升的干部早退政策,是否足以说明干部数量有很大的精简空间?公务员能上能下、能进能退何时才能真正落实?吴龙贵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