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成效

2016-12-12 08:00:12 无忧保

2012年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简称新农合)实施十周年。十年来,新农合制度建设扎实推进,取得了显著成效。卫生部农村卫生管理司司长杨青今日接受记者采访,介绍了新农合发展情况。

----新农合制度参合人口数从试点初期的0.8亿,逐年稳步增长,到2008年提前实现了全覆盖,参合人口达8.15亿。近年来,新农合参合人口一直稳定在8亿以上,参合率保持在95%以上。

----新农合人均筹资水平由2003年的30元提高到2012年的300元左右。2011年,有13.15亿人次从新农合受益,次均住院补偿额为1894元。2012年,新农合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进一步提高到75%左右,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的8倍以上,且不低于6万。

----确立了较为完善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制度框架和运行机制。新农合建立了由政府领导,卫生部门主管,相关部门配合,经办机构运作,医疗机构服务,农民群众参与、费用补偿公开的管理运行机制;明确了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个人缴费、集体扶持和政府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机制;形成了以住院大额费用补偿为主,并兼顾门诊小病的统筹补偿模式,参合农民受益范围更加广泛;建立了参合农民在统筹区域内自主就医、即时结报的补偿办法,加快实现新农合省市级定点医疗机构即时结报;建立了基金封闭运行机制和多方参与的监管机制;深入推进支付方式改革,新农合制度合理有效控制医药费用的作用开始显现;积极推进商业保险机构参与经办新农合服务工作,探索“管办分开、政事分开”的新农合管理运行机制。

今后,政府将稳步提高新农合筹资标准,到2015年,新农合政府补助标准将提高到每人每年360元以上;将逐步推行省外异地结报,推行“一站式”即时结算服务;将扩大重大疾病医疗保障试点病种范围,减轻大病患者医疗费用负担。将用总额预付、按病种、按单元、按人头等支付方式替代按项目付费,控制费用,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提高基金绩效;将扩大商业保险机构经办新农合的规模,建立新农合管理、经办、监管相对分离的管理运行机制;推动《新农合管理条例》及早出台,尽快将新农合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点评:实践证明,新农合制度符合农村实际,是现阶段农村居民基本医疗保障制度的重要实现形式。十年来,新农合制度从无到有,由小到大,对保障农民健康发挥了重要作用。相信继续扎实推动新农合制度发展,必将促进农村居民健康水平稳步提高。

标签:   医疗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