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一项重大任务。作为经济改革与社会发展重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工作,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党的十七大召开之际,与会代表、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刘永富同志接受报采访,对十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一项重大任务。作为经济改革与社会发展重要内容的社会保障工作,在和谐社会的构建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党的十七大召开之际,与会代表、劳动保障部副部长刘永富同志接受报采访,对十六大以来社会保障事业进行了简要回顾。
刘永富代表告诉记者,十六大以来,党中心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一系列重要战略思想,明确了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目标任务,加快了社会保险立法的进程。我国的社会保障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开始由城镇为主向城乡统筹、由职工为主向城乡居民、由单一支柱向多层次体系转变,社会保障体系框架基本形成,较好地保证了职工群众的基本生活和基本医疗需求。“这一切充分体现了党中心、国务院对人民群众的亲切关怀,彰显了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刘永富代表说。
十六大以来,社会保障制度的覆盖范围逐步扩大,基金收入快速增长,基本形成了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框架。2004年,完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试点从辽宁扩大到吉林、黑龙江;实施《工伤保险条例》,工伤保险制度改革进入新阶段。2005年,在总结东北三省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国务院作出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进一步明确了指导思想、主要任务和政策措施。2006年,制定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的指导意见,明确了原则要求和基本政策。2007年,在继续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同时,研究制定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并在全国启动了试点工作,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逐步将城镇居民纳入基本医疗保险范围。
社会保障建设开始由城镇为主向城乡统筹转变。在城镇,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实施;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开始全面建立,养老保险制度正在积极探索,新型合作医疗改革试点正在加快推进。
这一时期,基金支撑能力逐步增强,筹资渠道逐步拓宽,基金监管逐步加强。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年均增长20%左右,是社会保险基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到2006年末,全国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到18766万人、15732万人、11187万人、10268万人、6459万人,分别比2002年末增加4029万人、6331万人、1005万人、5862万人和2971万人。2006年,五项社会保险基金收支总规模达到15099亿元,比2002年翻了一番。与此同时,社保基金监管法规制度和组织体系进一步健全,基金的运营和治理进一步规范,维护了社保基金的安全完整。
社会保障制度较好地保证了职工群众的基本生活需求,非凡是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发放形势逐年好转。2004年以来,连续三年实现全国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发放当期无拖欠。同时,全国企业退休人员平均养老金不断提高。到今年8月底,全国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已经三年连涨,今后三年国家将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的基本养老金标准,且提高幅度要高于前三年水平。
为了适应人口老龄化、城镇化、人员流动和就业方式多样化、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刘永富代表认为应从六个方面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他提出,要完善城镇制度与探索农村制度相结合,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制度;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基本保险与补充保险相结合,推进企业年金,发展商业保险和社会救助,建立多层次保障体系和待遇增长机制,稳步提高社会保障水平,使社会保障对象享受经济和社会发展成果;制度建设与监督治理相结合,形成制度、经办、监督三位一体的工作体系;改革探索与法制建设相结合,当前的首要任务是抓紧社会保险法的制定工作;立足中国国情与借鉴国际经验相结合,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
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刘永富代表向记者坦言:“最大的难题在于我国城乡二元结构带来的城乡差距,带来的社会保障城乡割裂。”目前,我国养老保障制度只覆盖到近2亿城镇职工,农民、失地农民和农民工还没有被纳入强制社会保险的制度范围,城镇中高龄无依靠老人也尚未享受到社会保障的暖和,这些空白将是社会保障扩大覆盖面的重点。刘永富代表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统筹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正在积极建立中,让人人享有社会保障是我们的理想和目标。” (林晓洁)
您现在浏览的是 中国医疗保险 官方网站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网站请收藏我们的网址http://www.zgylbx.com 中国医疗保险 拼音首字母+.com
免责声明:
中国医疗保险 官方网站对任何包含于或经由本网站,或从本网站链接、下载,或从任何与本网站有关信息服务所获得的信息、资料或广告,目的是为公众提供资讯,服务社会公众,不声明也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正确性或可靠性。
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通过我们的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合法权益,应该及时向我们书面反馈,并提供身份证明、权属证明及详细侵权情况证明,我们在收到上述法律文件后,将会尽快移除被控侵权内容。
以上声明之解释权归 中国医疗保险 官方网站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