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早报:无忧保不仅是优质社保缴纳平台,还要做个体社保利益的捍卫者,根植用户,服务用户,关注国家政策,解读地方信息,实时跟进,解决个体社保缴纳和享受社会保障遇到的各个疑难问题。
2017天津医保支付新政策:采取“多元复合式”支付
记者从昨天召开的天津市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更好地保障参保人员权益、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减轻群众就医负担,本市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我市基本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实施方案》,从今年起,进一步加强医保基金预算管理,深入实施医保基金总额控制,全面推行以按病种、按人头付费为主的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严控个人负担率,提高人民群众的就医诊疗满意度,保障参保人员享受到“质优价廉”的医疗服务。今年将增加50个按病种付费项目,并推动透析、血友病等按人头付费项目。
市人力社保局医疗保险制度建设处处长高钟生介绍,《方案》明确了11项重点改革任务,既有加强总额控制、实行病种付费、推广人头付费等重点改革内容,也有加强监管、完善考核评价、完善付费协商和激励约束机制等保障措施,还有完善医保支付政策、协同推进医改等配套政策。概括起来是以下9个方面:
[关注1]
实行多元复合式医保支付方式
明确要在强化医保基金预算管理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医疗服务特点,推进医保支付方式分类改革。其中,对住院医疗服务,主要推行按病种、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付费,长期、慢性病住院医疗服务可按床日付费;对门诊医疗服务,可按人头付费,积极探索将按人头付费与慢性病管理相结合;对不宜打包付费的复杂病例和门诊费用,可按项目付费。
[关注2]
加强医保基金预算管理
本市已全面实行医保基金总额控制,覆盖职工医保、居民医保两个险种和全市1600家定点医疗机构、定点零售药店。建立了以医疗服务量、个人负担率、满意度等为核心的考核指标体系,建立了考核结果与医保支付挂钩的激励约束机制,引导医疗机构主动加强医疗成本控制,减轻患者负担。总额控制实施三年以来,医保基金支出年均增长11%,比改革前下降7个百分点,实现了医保基金的收支平衡、有所结余,医保基金防范风险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方案》明确,要继续坚持并不断完善总额控制办法,完善与总额控制相适应的考核评价体系和动态调整机制,对超总额控制指标的医疗机构合理增加的工作量,可根据全市医保基金预算执行情况和监管考核情况,按协议约定给予补偿。总额控制指标分配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儿童医疗机构等适当倾斜。
[1]?[2]?[3]?[4]?下一页
无忧保注册用户数突破100万,成为个体社保在线缴纳领域体量最大、功能最全、覆盖最广的平台,全面开启中国个体社保自由缴时代,同时也奠定了无忧保中国个体在线社保第一品牌的行业地位。了解详情请咨询: 4001118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