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保医疗保险早报:近年来,江苏省苏州市以人人享有社会保障为目标,在创新建立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社会医疗保障制度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独具特点的苏州特色。
新农合并入居民医疗保险实现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
现阶段社会医疗保障城乡一体化,作为一种制度设计,就是打破城乡人员的身份限制,所有就业年龄段的城乡劳动者均参加职工医疗保险,城乡非就业人群则参加居民医疗保险。苏州市人社局医疗保险处相关负责人说。
2003年,苏州市改革户籍制度,取消了农业户口、非农业户口区别,将医疗保险覆盖范围扩大到城乡所有非就业人群。2007年,苏州市提出积极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向居民医疗保险制度过渡的目标,并在2012年末将新农合并入居民医疗保险。
《苏州市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管理办法》明确,社保经办机构按月从基本医疗保险基金中,将缴费工资基数的千分之五划入居民医疗保险基金。仅苏州市本级每年就划转1亿元,有效地缓解了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基金平衡压力,促进了基金平稳运行。苏州市还通过建立社会医疗保险风险准备金,提升了社会基本医疗保险基金的支撑能力。
此外,苏州市设立居民医疗保险门诊补助约定社区,提高职工医疗保险门诊统筹补助比例,建立起有序的病人分流机制,逐步引导病人小病在社区、大病到医院,合理控制医疗保险费用用,提高医疗保险基金的使用效率。
四位一体全程救助缓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咱们苏州的医疗保险政策,有得夸!3月24日,在张家港市杨舍镇医疗保险管理服务中心,65岁的村民徐树清竖起大拇指说。
徐树清去年被查出患有胃癌和贲门癌,一年的医疗总费用达255045元。按照苏州市不分城乡、不分职工与居民的统一的大病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政策,他在医疗保险范围内可报销费用是209212.37元,年度救助30694.07元,需要个人自付的钱不到15140元。
2008年,苏州市人社部门集中社会资源,统一实行社会医疗保险和社会医疗救助一体化管理机制。
2012年,苏州市以保费补助、实时救助、年度救助、专项救助四位一体的全程式救助体系为切入点,通过商业保险专业化运作,建立起以特惠为重点、兼顾公平与效率的医疗救助制度,有效缓解了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苏州市还通过社会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制度衔接,对各类社会基本医疗保险社保参保人员实行统一的医疗救助制度,使全市参保居民和参保职工享受同等医疗救助待遇。
2013年,苏州市年度救助对象人均得到救助额度,从1700余元提高到2022元,仅市区范围内就有近4.8万余人获得总计约1.2亿元的年度救助和自费救助赔付。
我这样一个没有什么经济来源的低保户,得了这么重的病还能充满希望地生活下去,要感谢政府的好政策。采访中,感谢是徐树清口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
把护理院纳入定点入住老人可享医疗保险待遇
人们常说五脏六腑,我是心肝肚肺4个器官都出了问题。要不是有医疗保险,我咋能住得上条件这么好的护理院?我很满意!3月24日,在苏州市心圆护理院,86岁的吴大爷说。
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苏州市将经卫生部门审批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的护理院,纳入定点医疗机构范围。需要长期医疗护理服务的城乡参保老人,在护理院接受医疗服务时能够享受相应的医疗保险待遇。
到2013年年底,苏州市本级有核定床位3670张,当年收治老人6813人次,医疗保险基金支付7247万元,占护理费用的92.6%,个人只需要支付护理费用的7.3%左右。苏州市人社局医疗保险处副处长尤金生向记者介绍。
我们护理院主要收治半失能或者完全失能的老人,95%的费用是政府买单,个人支付的费用平摊到每个月,只有150元到200元。如果没有医疗保险的支撑,仅仅靠养老金,大多数老人是难以支付的。这不但减轻了老人及其子女的负担,提高了老人的生活质量,还能缓解大医院的床位压力。心圆护理院院长蒋复高说。
现在在苏州请一个保姆,包吃住,工资也得3500元。在这里,医生每天查房,护士及时发药,照顾得也精细,一个月才交几百块,市场上真没这样的服务。吴大爷说。
制度全覆盖,救助一体化,护理有定点苏州市在城乡医疗保险统筹过程中的这些做法,丰富了人间天堂的内涵。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