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社保网 0571-22931819

"体制内"被污名化仍吸引"千军万马"揭底特殊魅力

2018-07-11 08:00:01 无忧保

无忧保医疗保险早报:工作稳定、福利好,吸引着千军万马,也面临着被污名化的困境体制内有多大魅力?最近,有公务员表示收入不高、经常加班、还被外界误解,想辞职。这一说法经报道后立刻被指责是体制内人员在装穷撒娇。从20年前政府官员下海潮,到如今外企白领也盼望捧上铁饭碗;从体制外人员对体制内的向往与羡慕,到社会上对体制内的贬损与批判体制内,这一承载着丰富内涵的标签背后,到底映照出怎样的社会现实?体制内又会何去何从?谁在体制内?政府机关最典型,事业单位处于中间状态,国有企业处于最外围体制内,人们常常提起;到底什么是体制内,却少有人仔细审视。体制内人员,主要是指财政供养人员,包括公务员,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科研、教育、卫生、文化等行政性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此外还有部分国企高管。上海东华大学经济发展与合作研究所所长严诚忠说。体制内的概念肇始于改革开放。改革前,绝大部分拥有城镇户口的人都在体制内。那时,城镇就业人员都有单位,单位既是一个经济组织,也是国家政治体系的基层组织,同时承担了从吃喝拉撒睡到办追悼会在内的广泛社会职能。严诚忠回忆道,当时并非完全没有体制外,比如集体企业的临时工、民办教师等,只不过占比很小。改革开放之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走向瓦解,体制内占据空间越来越小。有专家认为,如今的体制内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政府最为典型,处于核心圈,事业单位处于中间状态,而国有企业则处于最外围。进入新世纪,国企改革不断深入,股份制改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大量国企职工被推向体制外。目前留在体制内的企业主要是一些公共事业领域、资源垄断领域的国有企业。严诚忠说。在这些国企中,比较特殊的群体是国企高管。某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工作的肖先生告诉记者,在他们银行,总行事业部的经理,以及各省市分行的行长层级以上的领导,还保留着行政级别,属于体制内,下面的员工则属于体制外。随着事业单位改革推进,一些整体上属于体制内的单位,也渐渐涂抹上体制外色彩。李桦在一家电视台工作近20年,她介绍说,台里众多员工,有编制内的,也有编制外的,编制外的又分为台聘、部聘、频道聘多个等级,不能简单地说我们台里的员工是体制外还是体制内。据了解,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事业单位,行政机关的司机、保安、保洁等后勤岗位也逐渐从体制内剥离出来,有的还采取了劳务派遣的用工形式。目前,我国有公务员约700多万人、事业单位员工3000多万人。从数量上看,体制内已绝对是少数。体制内魅力何在?工作稳定、福利优厚、社会地位高2014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职位只有1.9万多个,报考人数却达到了111.9万人。体制内到底蕴藏着怎样的魅力?5年前,李想作为应届毕业生,考入北京市某区机关,成为一名体制内公务员。5年间,不少在民企、外企工作的同学已经换了好几份工作,李想却从未动过跳槽的念想,虽说不能大富大贵,但至少工作稳定,论资排辈总能看到奔头;除非犯大错误,一般不会被辞退。2011年,《公务员法》实施五周年的统计显示,当时全国600多万公务员,5年总共辞退了4778名,辞退率0.08%。与大学同学比,李想的薪水并不算高,如今当上科长,月工资6000多元,与多数同学过万的收入相去甚远。不过,李想觉得,在福利待遇方面,公务员还是有不少优势:虽说福利分房遥不可期,但区里有宿舍,三室一厅,一人一间,免收房租,省下了2000多元月租,想住就能一直住下去;吃饭也不怎么用自己花钱,单位的餐补打到饭卡里,一天三顿都能在食堂解决。在北京当公务员,户口问题轻而易举就解决了,将来孩子上学也方便找人办事。李想告诉记者,虽然公务员的账面工资和隐性收入加起来后,仍与体制外有所差距,但在户口、医疗、教育等方面确实也有不少更优厚的待遇,再者,社会地位也高,每逢过年回家,县城里总有些人想跟你拉拉近乎,指望将来能帮他们办事。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认为,体制内的优势,更多表现出的是工作的稳定性、福利的优厚性、社会的主导性;与之相应,体制外更多表现出灵活性,伴随而来的还有风险性、低福利性,以及对社会或所在单位的影响力弱。体制内之所以具有很高的吸引力,严诚忠认为,一定程度上也来自于社会上的求稳心态。当前,基层的财政供养人员主体是教师和医生,虽然没有太多权力和特殊待遇,但能满足求稳心态。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经济条件也还说得过去,不仅父母希望能规避风险,就连孩子个人也都渴望稳定。体制内缘何被污名化?特殊利益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硬币的一面,是许多家庭、个人对体制内的追逐与向往;另一面,则是社会上不少体制外人士对体制内的贬损与批判。今年1月,一份湖南省冷水江市的财政统发工资人员收入清单意外曝光,引发围观。不少网友在惊叹公务员工资如此之低的同时,也提出质疑,你们体制内不是还有好多灰色收入么?并不值得同情!在一些专家看来,体制内已出现标签化、污名化的趋向。之所以如此,一方面与公众认知的习惯有关。正如郑功成所说,一些人对不太了解的领域,不会区别到具体的对象,而是会把某个负面案例加在一个群体上。严诚忠也表示,这些年体制内的确出现了不少以权谋私的反面典型,社会上对这种行为推而广之地理解也属正常。对旁人这种标签化的认知,李想觉得委屈,都是体制内,也分肥差和清水衙门,尤其是基层公务员,权力不大,寻租空间更是有限,需要区别对待。对体制内的污名化,更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体制差别所造成的不公平。我们国家的财富、收入、资源的分配,过去一直是先考虑体制内,再考虑体制外。虽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提了不止20年,但是真正按照市场机制来分配资源和财富才刚刚开始。严诚忠认为,这就使得体制内能为自己人提供许多体制外无法获取的资源。很多人之所以把体制内作为贬义词,是因为体制内还遗留着计划经济时代的一些痕迹,是对特殊利益的一种维护。郑功成举例说,机关事业单位的退休金制度,是一种相对优厚的养老制度,比城镇职工的养老保险待遇要高不少。隐藏在体制背后的根本问题还是利益与机会的不平等。郑功成认为,如今体制内相比体制外仍然处于优势地位,造成了福利待遇的不平等,有损社会公正,我们不应当排除部分公务员也应该涨涨工资、改善待遇,但跟普通老百姓相比,公务员手中的社会资源肯定要更为优厚一些,这是一个客观事实。体制内何去何从?期待畅通流动渠道,打破体制壁垒今年3月,南昌高新区管委会在江西率先启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明确今后补充工作人员,一律实行编外聘用。类似这样的聘任制改革,在广东、上海等地也已开始尝试,其目的就是打破体制内的终身就业制。不过,这些改革大多是针对增量,不触动老人利益。一个正常的、健康的社会,不应该把人分成体制内和体制外,应该像消除城乡户籍身份标识一样,尽快消除体制内外的身份标签。对于体制改革的目标,郑功成的设想是:打破体制内与体制外之间的壁垒,促使内外双向流动,逐渐消除体制内外的权益不平等、机会不公平现象。2012年,李想所在区对公务员的医疗保障制度进行改革。原来是公费医疗,家里缺啥药就去医务室拿。后来改成了缴纳医疗保险,报销比例跟城镇职工差别不大。最近两年,随着对公款消费的严格管控,公务员的隐性福利被削去不少。今年两会上还说要启动机关事业单位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并轨,体制内真没什么特别的了。那么,通过哪些具体的举措才能到达改革的彼岸呢?对此,郑功成认为:一方面要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消除计划经济遗留的体制性障碍。比如城乡二元结构等必须打破,一个单位绝不应当将劳动者分为不同等级。另一方面要切实解决不平等问题,保障机会公平。主要是落实同工同酬和实现养老、医疗、职业福利权益的平等化及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特别是要打破所谓编制的约束,让所有人都能够凭着自己的努力与贡献有正常升迁的机会。

无忧保采用专业的云+SaaS技术,推出“互联网+个人社保”的个体社保产品。用户只需要关注无忧保微信号,即可在线进行个人社保、公积金缴纳咨询等业务。

小编有话说:谢谢这么优秀的你来看文章,有什么想对小编说的尽管来吧,大家的支持就是我们的动力,欢迎大家踊跃发表疑问,欢迎吐槽,社保生态圈群:248069515

标签: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

个人社保网 全国统一客服专线: 0571-22931819

//staticpc.shebaoonlin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