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全国“两会”期间,网民关注的五大热点话题分别是“雾霾治理、光盘行动、网络反腐、法治中国、先看病后付费”,其中两个话题与健康相关。如今,刚从“H7N9”风暴中走出来的广大民众,在重疾发病率不断攀升的现代社会,更为关注的是患病后的治疗费用和后期养护费用来源问题。
现实生活中,如何在尽量避免健康威胁的同时,为自己筑好健康保障防线,开始受到更多的关注。越来越多的人已经在检视自身的保障现状:健康问题会不会发生,何时发生?健康问题一旦发生需要多少花费?当下“先付费后看病”模式下,哪些渠道、多长时间可以筹集到大笔现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近期,江苏市场上出现了1000万元保额的重大疾病保单,保险公司已经承保!在南京市场,500万元、300万元、200万元保额更是在5月份频现,重大疾病保险迎来百万保额时代。
《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用冰冷的数据讲述了当下的健康环境形势: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350万,因癌症死亡250万;每6分钟就有1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天有8550人成为癌症患者,每7到8人中就有1人死于癌症。未来10年,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将继续攀升。据中国医师协会·健康管理与健康保险专业委员会委员丁云生解析:一个人这一生一定会得重大疾病,如果没有得,那是因为别的原因先离开了,还没有机会得。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医疗技术的日新月异,重大疾病患者的存活率越来越高,比如心脏搭桥手术后的存活率,乳腺癌和甲状腺癌等的治愈率都是比较高的,但与此同时医疗费用也十分昂贵。重大疾病治疗费用中三分之一是直接费用,三分之二是间接治愈费用。一般癌症治愈5年后生存机率和正常人一样,但5年内是重要的机能恢复期,需要调理身体。有抗癌人士说,癌症患者70%是吓死的,20%是治死的,10%是病死的,所以重大疾病保险不仅能解决医疗费用,更能补偿5年收入损失。为什么癌症会吓死人?很多时候还是由于巨大的医疗费用问题带来的沉重心理负担造成的。而买足重大疾病保险,可以免除这样的恐惧,有助于康复。重大疾病保险可以向罹患重疾的被保险人提供经济帮助,以降低重疾对个人或家庭财务造成的巨大伤害。很多人都会想,人这一生,要健康地活着,即使活不成了,也要让家人好好地活着,这是责任意识的体现。但靠什么来履行这种责任呢?就是重大疾病保险。买重大疾病保险,首先是争取更多存活的机会,其次是减少给家庭带来的经济损失,即便不幸死亡,死亡之后的保险赔付对家庭也是至关重要的。
长期滞后的健康保险观念造成我国民众目前健康险保额普遍偏低,无法满足现实需求。从保险公司的年度经营数据来看,住院费用赔付占全年赔付总量40%以上,其中78%理赔案例集中在4000元以下赔付金额,重大疾病件均赔付7.7万元,超过50%重疾赔付金额在6万元以下等较低额度。更为残酷的现实是,保险理赔高发年龄段为31-60岁,被保险人正处于“上有老下有小”顶梁柱阶段,一旦出现重大疾病,整个家庭都将背负沉重的经济负担,很容易因病返贫。因此,健康保险不仅要解决个人的医疗费用问题,还要解决重大疾病所带来的家庭财务问题。专家推荐,当下重大疾病的花钱特点:一是短时间内花大量的钱;二是长时间不能赚钱;三是科技发达,后续治疗不得不花大钱。
一方面,风险不断增加,特别是食品安全问题引发的健康保障担忧在加剧;另一方面,富裕起来的民众已经拥有足够强劲的购买力为自己及家人购买高额保单。福布斯中文版发布的2013年华人富豪榜显示,2013年净资产在10亿美元以上的华人富豪人数由47人上升到245人,其中来自大陆的富豪占一半。中国1000位顶级富豪,平均财富达8.6亿美元。《福布斯》称2013年富裕阶层数量已经达1300万,流动资产在10万至100万美元的中国人将超过1200万。富裕阶层的资产主要来源于工资、奖金和投资收入,他们最喜爱的投资渠道是保险、稳健型理财产品和房地产。财务自由是当下富裕阶层的终极目标,近3/5受访者表示他们尚未实现这一目标,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认为达到这个目标需要600万至3000万元。关注自身健康风险保障也自然在他们家庭财务规划之列。如考虑要与经济增速、医疗成本、人性诉求相匹配,健康险从百万保额起步似乎也是再正常不过了,因此,百万保额的大保单也开始被市场广泛认同。
过去十年,健康支出呈几何级增长,未来平均医疗成本会更高。根据目前的市场需求,中国人寿与时俱进,最新推出了国寿康宁终身重大疾病保险(2012版)。该险种保障范围广泛,涵盖40种重疾、10种轻症。自推出以来,受到广大市民的高度认可,仅在江苏地区上市两个月,销售额就达到2.1亿元。2013年国寿客户服务节期间(5、6月份),中国人寿推出了核保优惠政策,让更多客户能轻松获得高保障,因此才出现大额重疾保单在五月集中出现的场景。
记者就广大市民关心的两个问题,与业内人士作了进一步沟通:
问题一: 有网友说,买重疾,不如趁着自己身体健康,存钱或者投资来储备医疗费用,这个观点你怎么看?
专家解析:存钱应急或者投资赚钱应急,这是国人长期以来习惯的做法,这也是我国长期缺乏保险制度的必然结果。有了商业保险制度之后,必须要考虑这种更加科学的应急方法。丘吉尔说:“人寿保险是唯一的经济工具,能够保证在未来不可知的日子,有一笔可知的金钱。”其实,在这个社会上,没有人不需要保险,只是每个人的选择不一样。有人选择把钱存银行应急,有人选择买保险应急,有人选择靠证券投资应急,有人把希望放在家人身上,有人依靠朋友帮助。人生是做选择的过程,每一个人的选择都遵循“趋利避害”原则,所以每一个人都有理由认为自己的选择最好,但未必客观。面对未来的医疗需求,三种人会有三种态度,一种是“宁可人遭罪,不叫钱遭罪(经济困难的人)”;第二种是“宁可钱遭罪,不叫人遭罪(经济条件较好的人)”;第三种是“即使生病,也是享受(经济完全自由的人)”。
假设一位30岁的男性,面对未来的医疗费用,有三种储备方法:一是一次性存100万元定期存款,以备不时之需;二是每年存5万元,必须坚持20年;三是每年存3万多元,也存20年,这种储备方法可以拥有100万元的“应急现金”。哪个更科学呢?当然是第三种,这也是保险的方法。这种方法的科学性就在于“分段治事,不疾而速”。“分段治事”,就是分期缴费,每年只需要缴纳31500元,缴纳20年,就可以在保险合同约定的保险期间内拥有至少100万元的应急现金。“不疾而速”,就是即使你只在保险公司缴纳了一笔保费,不幸罹患保险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即可动用至少100万元。这就是保险的魅力。
问题二:购买重大疾病保险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问题?
专家建议:第一,越早买越好;第二,家庭成员人人都应该买足;第三,应选择长期缴费;第四,父母要买足自己的保障,这样才能“没事是好事,有事也没事”。
重大疾病保险迎来百万保额时代



声明:本站原创文章所有权归无忧保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
转载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请联系qq:1070491083。